p
隆安元年十月,不等建康那邊降下聖旨,衛朔便下達了對蜀作戰命令。
早已雲集在雍秦境內的數萬大軍兵分數路,沿子午道、褒斜道、儻駱道、陳倉道等棧道大舉突襲漢中。
殊料,不等硝煙燃起,當衛朔一公佈各路軍主將,不由引起一片譁然。
原來雍王將一大批軍中宿將被棄之不用,反倒對新人委以重任。
比如胡藩、毛德祖、朱齡石等將,全被委以一路主將,擔任突襲要任。
“殿下如此安排難得不怕眾將不服嗎?”崔宏有些不理解雍王此舉,頗為不安道。
“蜀地險要,想當年魏武是何等神勇,伐漢中尚且半途而廢。”
“如今殿下派朱齡石、胡藩、李恂等將任督帥,是不是太孟浪了?”
在很多人眼中,歷史上,平定蜀地者無不是名震一方的豪傑、重臣、名將。
胡藩、朱齡石等人又何德何能,竟值得雍王委以重任?
這無疑大大出乎了眾人預料,別說眾將心中不服,連崔宏、姜紀等文職幕僚也納悶。
崔宏想不通,不由暗暗嘀咕:“今河西軍中不乏能征慣戰、名震遐邇者,而雍王卻大力簡拔新人,莫非擔心有人功高蓋主?”
“可不能啊!”
“眼下天下未定,伐蜀又非潑天大功,何須猜忌至此?”
衛朔多精明,他一眼便看穿了崔宏、姜紀心中顧慮。
他笑著問:“兩位先生一定覺得孤行事冒險,甚至認為孤有嫉賢妒能之意?”
“臣不敢!”崔宏、姜紀忙躬身請罪。
姜紀斗膽直言道:“還請殿下明言,臣洗耳恭聽。”
衛朔耐心解釋道:“齡石、道序、德祖的確資歷淺,但三人皆乃才智非凡之士。”
“新人之所以為新人,便是因為缺少機會鍛鍊。”
“只要有機會,新人也會變得經驗豐富。”
“買德、鎮惡、道全等將,哪個不是這樣一步步成長起來?”
“如果我們不給機會,新人永遠只會是新人。”
“可……可萬一耽誤了攻蜀大計呢?”
“不會!”
“非孤小覷叛軍,而譙縱、陽昧、侯暉等眾非雄才大略之輩,不足為慮。”
“另外,還有買德坐鎮武功,統籌全域性,足以確保萬無一失。”
……
軍中非議自然也傳到了朱齡石、胡藩、毛德祖耳中,其中毛德祖還好,畢竟有防守邯鄲的功績打底,爭議最小。
可朱齡石、胡藩則不同了,幾乎走到這兒都被異樣目光注視,搞得兩人不勝其煩。
但胡藩、朱齡石皆非一般人,並未將外界紛擾放心上,反而顯得異常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