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從江陵起兵到擒殺會稽王父子,桓玄前後只花了月餘時間。
然當桓玄剛取得中樞大權,西邊卻傳來噩耗——梁州刺史桓希被毛璩所殺。
其實早在起事之前,桓玄就曾暗中拉攏過益州刺史毛璩。
他向毛璩承諾,只要對方願站到荊州這邊,事成後將加封毛璩為散騎常侍、左將軍。
然毛璩一心忠於晉室,不僅不接受桓玄拉攏,還扣留了荊州使者。
當時桓玄起兵在即,便沒顧上找毛璩算賬。
但為以防萬一,他特地命桓希都督梁州諸軍事,以部將王異據涪城、郭法駐宕渠、師寂防巴郡、周道子守白帝,專門防毛璩東進。
殊料,毛璩也不簡單,不愧為名將之後。
在桓玄舉事後,他也悍然起兵勤王,不僅向遠近州郡釋出檄文,列數桓玄罪狀。
他還親率巴東太守柳約之、建平太守羅述以及徵虜司馬甄季之等眾,成功擊殺桓希等人。
接著毛璩率軍屯駐白帝,宣佈與武陵王司馬遵共同起兵,準備東征荊州。
毛璩共調集了三萬兵馬東征,並兵分兩路。
兄弟毛瑗率兵一萬出外水;參軍譙縱率兵一萬出涪口;他自己率一萬殿後。
可讓所有人沒想到的是,參軍譙縱率領的那一路軍,走到蓬溪縣竟發生了軍事譁變。
譙縱麾下大多由氐人組成,原是成漢‘國人’。
雖然成漢已滅亡近五十年,但氐人依然對江東沒什麼歸屬感。
尤其那些氐人豪強渠帥,早對晉人把持蜀地大權感到不滿。
但因大晉強盛,氐人豪強不敢對外表露不滿、野心。
而今桓玄作亂,大晉帝國即將崩潰,讓氐人豪強看到了再度割據蜀地的希望。
於是乎,在某些人暗中煽動下,氐人士卒無不對遠征江陵心生怨恨。
士卒們一邊行軍,一邊大發牢騷、抱怨。
“我等皆為蜀中氐人,為何要跑到遙遠的江陵去打仗?”
“就是,就是!荊揚之爭乃晉人內部紛爭,與我等氐人何干?”
“桓玄乃當初滅成國之大司馬桓溫後代,其坐擁富庶荊襄,麾下兵精將勇。”
“我們才一萬多人,這麼冒冒然然前去,跟送死有何區別?”
“哼!刺史大人出身豪門,只會管自家前途,哪裡在意我等死活?!”
“與其到江陵白白送死,不如反了他孃的!”
“對,沒錯!左右是個死,還不如打回成都、殺了刺史,自個兒逍遙快活。”
氐人士卒你一句,我一句,逐漸變得怒氣沖天,只差有人站出來振臂一呼。
巴西人陽昧,乃益州豪強出身,歷來野心勃勃、不是本分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