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過完新年,元旦大會定下了河西今後數年發展大計,更將收復關中列為重中之重。
而後秦畢竟是當今軍事強國之一,即便天王姚興已廢,但還有姚旻、狄伯支、姚碩德、尹緯等一干文武大才。
其實力依舊不可小覷,奪取關中還應從長計議。
為保證實現戰略設想,河西上下開始從全方位著手準備。
一方面,透過各種人脈關係,先分化、拉攏一批關隴豪族,以從內部削弱後秦。
另一方面,河西則全面整頓軍、政、經等各界。
結束元旦大會不久,衛朔帶上人馬先去視察了軍工生產情況。
……
在姑臧東南約二十里外,有一座龐大的軍工作坊,靠河拔地而起。
此地乃河西重要的軍工生產基地之一,故而戒備森嚴。
一行人遠遠望去,作坊周圍柵欄、崗哨林立。
等閒人等,不得進入。
姑臧軍工生產基地,是衛朔入主涼州後,重點建設專案之一。
其中包括一座大型冶煉鋼鐵作坊,以及數座橫刀、鎧甲、陌刀生產作坊組成。
高昌煤炭、酒泉鐵礦經長途運輸,全集中在基地內。
再經過一番冶煉、鍛造後,成為打製兵器鎧甲的上等材料。
雖說目前很多行業,包括琉璃、炒茶等,河西已漸漸放開給民間資本經營。
不過,像軍工生產、鋼鐵冶煉、水泥燒製等依然在官府嚴密控制下。
軍器監主事陪在衛朔身邊,指著一座高達三丈的高爐介紹道:“大都護,使用水力機械與新高爐後,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與鋼鐵產量。”
順著對方手指方向,衛朔赫然看到一座高達三丈的高爐。
高爐前方有水泥砌的出鐵之所,往日需用數人拉拽的大型木風箱,今已被水力代替。
與此同時,他還發現基地內鍊鐵早已不再使用木炭,而是改為焦炭。
這一方面與河西禁止開採樹木有關,另一方面焦炭鍊鐵比木炭好練出來的鐵質地好。
幸好高昌有不少大型優質煤礦,足以保證焦炭所需。
衛朔雖然不懂什麼冶煉技術,可他也隱約記得風力、原材料是古代制約鋼鐵質量的關鍵。
“目前之所以有這些技術革新,還得多虧大都護定下的制度好。”
“那些工匠為了獲得勳位,天天鑽研、摸索,一心搞技術創新。”
對此,衛朔早有了解,自從一部分工匠因創新技術受到嘉獎後,便大大提高了工匠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