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冥之中彷彿有大天尊庇佑,狩獵期間連續數天皆晴朗無雲。
天空宛如一塊透澈無暇的藍水晶,幾絲浮雲遠遠飄在視野的盡頭,遠遠望去讓人心懷舒暢。
各支隊伍不斷吹響號角,旁觀者完全可以從號角聲響起的次數與持續的時間,來判斷哪支隊伍收穫最大。
按目前情況看,似乎騎兵司牢牢佔據著優勢。
不過,出現這種情況也在大家預料之中。
畢竟騎兵尤其擅長騎射,打獵對他們而言小菜一碟。
甚至在騎兵司上下看來,不拿第一,便意味著失敗。
幸好參賽者沒讓騎兵司失望,從一開始所獲獵物便遠遠超出他隊一大截。
不過,其他參賽隊伍並未束手就縛,紛紛加大了捕獵力度,試圖追上騎兵司。
……
“外臣,見過大都護。”趁著衛朔坐下來喝茶時,高湖急忙上前見禮。
衛朔將茶盞放下,看了一眼高湖,不禁又想起剛剛結束的那場爭論。
一開始河西上下對與誰結盟並無定論,有人選擇北魏,也有人中意後燕。
原以為這場爭論將持續一段時間時,來自幷州的一則訊息,瞬間讓眾人結束爭執。
據幷州刺史府上報,入冬以來,臨近河北一帶出現了大股流民。
刺史張騰隨即向都護府建議,鑑於幷州人口稀少,可設法引河北流民入晉。
接到張騰稟報,衛朔與眾人當即拿定主意,準備以結盟為條件,換取河北流民。
雖然衛朔底下心思亂轉,但其面上卻不動聲色,故意嘆道:“好吧,看在大淵先生如此執著的面上,河西可以跟後燕結盟,不過你們得答應本都護一個條件。”
高湖一聽河西願意和後燕結盟,立馬高興起來,甚至將一切不快全拋之腦後。
他興奮地詢問道:“敢問大都護到底是何條件?”
“條件很簡單,朔聽說河北有不少流民,只要燕皇同意讓河北流民入晉,朔便答應與貴國結盟。”
聽到大都護提出來的條件,高湖震驚了,原本笑吟吟的面容頓時平靜下來。
當高湖皺著眉頭在考慮什麼時,旁邊苻謨湊上前低聲道:“大淵,不能答應此條件,不然你我恐將死無葬身之地。”
“那些流民通常會被豪強、貴族擄掠為奴,若讓流民入晉,國內還不得鬧翻天?”
聞言,高湖凝重的點點頭,十分贊同苻謨所言。
假若換做以前,他或許咬咬牙便答應下來,可如今卻不一樣。
後燕雖然各項政治制度效仿魏晉,但慕容垂吸取了前燕、前秦教訓,還保留了一定的部落制度。
為拉攏漢族豪強與胡虜渠帥,慕容垂既允許他們大肆圈地,又允許他們蓄養奴隸。
以前奴隸來源大多來自於戰場掠奪,可近來後燕對外戰事不利,迫使胡虜渠帥與世家豪強將目光轉向國內流民。
哪怕是慕容垂恐怕也不敢輕易答應河西條件,因為一旦損害了世家豪強利益,後燕統治也將不安穩,說不定會在一夕之間烽煙四起。
“大都護,你提的條件實在是太高了,燕皇根本就不可能答應!”
衛朔眉頭一皺,故作不解地問:“為什麼?那些流民留在河北,也不過是淪為胡漢豪強手中奴隸、蔭戶。”
“而流民一旦淪為蔭戶,將不再向官府繳納一粒糧食與稅賦。”
“與其便宜那些豪強渠帥,貴國怎麼不能拿來換取河西友誼?”
高湖臉色難看,搖搖頭解釋道:“事情不那麼簡單,算了,在下也不便多說什麼。”
他不是傻子,當然知道流民對胡漢豪強意味著什麼。
然而,不知道為啥,高湖總覺得流民一事還不算完。
接下來河西與後燕之間很有可能為了流民歸屬,繼續交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