沮渠蒙遜面對衛朔大兵壓境,不得已只好退出西郡,並獻地納民,以示臣服。
得知盧水胡投誠,衛朔十分高興,總算掃清了通往姑臧的道路。
雖明知沮渠蒙遜並非真心臣服,衛朔依舊將其收為己用。
但為了以防萬一,只讓其隨身參贊軍機,相當於現代秘書或者助理。
名頭雖響亮,卻無實權,
而他叔父沮渠鞠粥則被衛朔以上了年紀為由打發到武備學堂擔任騎兵教官,唯有其堂兄沮渠男成一人擔任了軍司馬一職,跟在衛朔身邊負責指揮一千騎兵。
安置好盧水胡上層,衛朔立即下令將其餘中層頭領遷居高昌、敦煌定居。
隨後其又派遣安民官在部落中推行均田制,將各部落打散混編,以三長制重新劃分村落。
看著衛朔一步步將盧水胡吞噬乾淨,沮渠蒙遜內心彷彿在滴血。
他清楚經衛朔一番折騰,盧水胡再也無法像個遊牧部族存在。
隨時間推移,部落牧民將漸漸忘記自己是盧水胡人,終有一天將與周圍漢人再無分別。
沮渠蒙遜望著上首笑眯眯的衛朔,怎麼也不敢相信,比他還年輕的衛朔,心思、手段竟如此縝密。
“沮渠主事在想什麼?”
“啊?沒什麼,臣在想若呂家眾人得知主公輕易掃平西郡、番禾、武興三郡,不知會作何感想?”
“會不會因此而舉手投降?”
“哈哈哈,呂覆、呂纂、呂弘皆心高氣傲之輩,豈會輕易投降?”
衛朔絕然不相信呂家會輕易投降,哪怕呂紹願意,呂纂、呂覆、呂弘之輩也不太可能。
“沮渠主事猜一猜,朔為何將大軍停駐番禾?”
難得遇到個脾氣相投之人,衛朔最近挺喜歡與沮渠蒙遜聊天。
從某個角度來說,沮渠蒙遜跟衛朔很像,一樣的不擇手段,一樣的胸懷大志。
只可惜:時也,命也!
沮渠蒙遜遇到了衛朔,還未來得及展翅高飛,便被折斷了翅膀。
“莫非主公欲效仿魏武曹操?”
沮渠蒙遜福至心靈,一點就透。
他自幼熟讀漢家史籍,對各種歷史典故信手拈來,自然曉得魏武曹操誅滅袁氏兄弟之計。
“沒錯!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反之亦然。利而誘之,亂而取之。”
“此乃魏武誅袁氏之舊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