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逸將幾十條木筏彙集齊後,前來接應他們的周軍主力也在李靖的率領下,乘坐木筏劃到了。兩軍匯合之後,一向前行來,只見漢水已經成為咆哮的大江,河岸沿途道兩旁的樹木全被衝倒了,其中一棵被洪水衝得只剩下光禿禿樹幹的大樹樹叉上,還嵌著一個唐軍的紅纓頭盔,看上去怪異之。
河水中也隨處可見唐軍的浮屍,大多都是被洪水泡得面頰浮腫,其狀慘不忍睹。
有些水性較好的唐軍,正在洪水中游著,其中一些人剛剛才到了地勢較高處。而就在此時,這些倖免於難的倖存者見到周軍的大隊人馬乘坐木筏衝殺過來,心中頓時恐懼不已,鬥志全消。一個個紛紛跪下磕頭求饒,表示願意投降。
收降了個多時辰的俘虜後,周軍才慢吞吞地抵達了漢中城的所在之處。
只不過,如今那漢中城早已成了一片廢墟,到時都是洪水衝過的斷垣殘壁,城內活著的人都沒剩幾個了。原本城中的唐軍士兵,以及城內的房屋、物資,甚至於城門都被衝得一乾二淨了。
李靖立刻下令,將部隊分成了兩,一由他率領,在漢中城內外殘餘的敵人,另一則向林墨率領,向漢中城背後的山上殺去,追擊可能游到山上避難的唐軍。
而李靖的這項命令,卻得了意外收穫。
林墨在山上的一處高坡旁,發現了全身溼透,哆嗦得半死的李建成。
於是,他便立刻下令將李建成捆了起來,與其他俘虜的唐軍士兵一道,押往新大營關押。
戰後,經軍中的司馬仔細清點,這一場驚天動地的大洪水,唐軍被淹死、殺死六萬多人,另有五萬人被俘,逃走和失蹤的人約有近四萬人。
而周軍卻傷亡很小。只在最開始幾天強攻作戰時,傷亡了兩千餘人,絕大部分官兵皆無損傷,算得上是一場空前絕後的大勝了。
而且,在這些士兵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李靖在巴蜀之地徵召的新兵。這些從未上過戰場的新兵蛋,在經過一場真刀真槍的戰場考驗後,也算是見過血了,他們的眼神中也有一股鐵血之意了,將會慢慢成長為真正的戰士了。
這滔天的洪水在奔出漢中城一帶的峽谷地區後,便進入了平原地帶,水勢也漸漸慢了下來。而下游的幾個縣已經早早被通知撤離,故沒有人員在洪水中傷亡,只是房屋田地被沖毀了。
而那些被撤離的村鎮,姓們因洪水所蒙受的損失,李靖均下令由當地衙門進行統計,然後上報財政部長孫無垢那裡,請朝廷撥款予以雙倍補償,並重建損壞房屋。
“元帥,長孫皇妃那裡,要錢可是非常不容易的,她對用出去的每一分錢都是精打細算的。我們這製造了一場大洪水,她肯撥款嗎?”林墨有些疑惑道。
“會的!本帥可是很清楚無垢的想法,你只要給她說,如果強攻漢中城,會死多少人,這麼多士兵的撫卹金,和建幾千幢木屋比較起來,哪個更划算就行了!”李靖卻是胸有成竹道。
如今周軍士兵的撫卹金奇高,但這時代的房屋,卻是用些廉價的磚瓦和木頭便能砌成,非常便宜。而且現在是冬天,田地都是荒著的,也不用擔心農田被淹,導致絕收。
林墨聽聞之後,也是恍然大悟,便連忙去辦此事了。
雖然有些姓對於住慣了的家園被洪水沖毀有些不滿,但考慮到這是為了統一天下,早點結束隋末以來內的必要措施,而且大周朝廷還給了雙倍補償,也就釋然了。
漢中被攻克後,原本還有些猶豫的附近縣城的當地官員,見周軍果然不愧為唐軍剋星,兵不血刃就一舉殲滅了李建成率領的十萬唐軍後。均遣使來到周軍大營,表示願意接受李靖元帥的接管,投降大周。
李靖一邊派人去接受這些地方,一邊向令向武關進發。沿途各地頓時望風而降。他很快便率領周軍撲到了武關城下。只要攻破此關,便能殺入關中了。
而李靖高奏凱歌的同時,另外兩週軍也取得了勝利。
在關中北面的朔方,唐周兩軍展開了激戰。李元吉見帶兵的周軍將領是尉遲敬德,並非他最怕的宇明,便鬆了一口氣。口出狂言要打敗尉遲敬德,報洛陽之戰的仇。不過和尉遲敬德在朔方城外會戰之後,他卻被打得大敗,從此縮在城內不敢出來。
尉遲敬德幾次在城門外挑戰,李元吉都說什麼也不肯出戰。
雖然副將建議,說可以發動攻城戰,硬攻朔方,以周軍目前的實力,應該也能攻克城池。但尉遲敬德卻認為這樣做部隊會傷亡大,影響下一步進攻蕭關的戰爭。
在和軍中將領商量之後,尉遲敬德便仿當年諸葛亮之計,派人送了一套女人衣服給李元吉,並附信一封,稱他如果還想呆在城裡當縮頭烏龜,就乾脆把這套女人衣服穿上,在城頭載歌載舞一曲,則周軍將立刻退兵,毫不猶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