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揚先說道:“那都是小事罷了,祖德不必如此客氣。”
“對於子安來說是小事,但對於我們讀書人來說,那是大事!”
楊修說著他就把幾張紙拿出來,放在陳揚身邊,又道:“子安你能造紙、印書,造福天下讀書人,想來也是飽讀聖賢之書,不知能否為我們點評一下這這篇賦呢?”
這首詩是楊修所寫,還是他醞釀了許久才寫出來的大作,身邊的文士紛紛自嘆不如。
他這麼做,想試探一下陳揚的底子,也是故意找茬。
他知道陳揚的計謀很厲害,甚至是他父親也栽在陳揚手中,最後不得不向曹操投降。
對此,他甚是不滿,想著要為楊彪出一口氣,也為自己的家族出一口氣。
楊修調查過陳揚,知道他除了算計別人和在外面打仗,就是開酒樓經商,折騰一些工匠才會用的技術。
雖說有邀月樓那一句“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但也不能說明什麼。
楊修的心中,已為陳揚打上了庸俗的標籤。
禰衡見了就有些擔心地看向陳揚,生怕楊修得罪了陳揚,最後下場會不怎麼好。
他很清楚陳揚的性格,一旦陳揚要做什麼,就算曹操來了,恐怕也無法阻撓。
只有曹昂覺得楊修這是在自取其辱,陳揚的文采他最清楚,就那天的《長幹裡》已經能把楊修甩了九條街。
想在陳揚面前裝逼?
那不可能!
陳揚簡單地看了一眼紙張,只見標題是《神女賦》,他繼續看了下去:
惟玄媛之逸女,育明曜乎皇庭,吸朝霞之芬液,澹浮游乎太清……
陳揚不太懂賦作,他也不會點評,但是他說道:“其實我也有一篇賦,要不祖德你先為我點評一下?”
“當然可以,子安請寫!”楊修雖然好奇,但也沒有拒絕。
陳揚拿起筆,沾墨水,在紙上首先寫下三個大字——洛神賦!
他心裡又在想,曹植啊曹植,我只能對不起你了。
“我的神女賦,子安的洛神賦,倒也是應和。”楊修笑著說道,但他看到陳揚那歪歪曲曲的字,心裡充滿了鄙夷。
其他人見了,也是如此想法。
只有禰衡臉上沒有別的表情,不過很擔心。
陳揚如何不知道他們的想法,也懶得理會,提筆就寫:
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髣髴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迴雪……
《洛神賦》一共六段,陳揚以前只背過第二段,還好依然記得。
當他把第二段寫完,低下頭看著那麼多字,還是用毛筆書寫,有些累地甩了甩手,抬頭卻對上了楊修等人滿是震驚的表情。
“祖德,你覺得如何?”陳揚淡笑道。
“你這……”
聽了陳揚的話,楊修這才醒悟過來!
然後,他瞪大雙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