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這批流民都安置起來,那麼就得提供他們吃住,特別是冬天,還需要有一個溫暖的環境,文若你覺得是否麻煩?”陳揚問道。
“麻煩,但又能如何?總不能把流民置之不理!”荀彧長長地嘆息,“何時才能天下太平?”
陳揚說道:“修水庫,也是一個安置流民的好辦法!”
郭嘉問道:“子安你是說,讓流民去修水庫?”
這聽起來,像是一個好方法。
“讓流民去修水庫,他們就有錢賺就能買糧解決吃飯的問題,又能解決安置他們的問題,這筆錢當然由內庫撥出。鹽礦已經開始盈利,再過段時間我們將不再缺錢,足夠給流民的工錢。”
陳揚又說道:“另外,可以藉此措施,穩定那些居無定所的流民,避免他們進山為賊,減少了豫州的匪患,又能為我們建造水庫提供勞動力,流民只要利用得當,並非一無是處。”
荀彧還是否決道:“雖說我們不缺錢不缺糧,但這麼做是真的勞民傷財,而且極為浪費,我認為不可行!”
陳揚說道:“我們今年收購的糧食,應該能支撐我們用三年,如果在三年之後,天又大旱,怎麼辦?”
割韭菜的方法已經用過一次,第二次不能再用,如果再缺糧,那些糧商不會再給曹操賣糧。
聽得陳揚這麼問,荀彧一時間不知該如何回答。
陳揚又說道:“我這個水庫,能夠有效地在乾旱的天氣裡補給灌溉的水源,對於農業發展來說有利,當然在前期也有壞處!”
“建造水庫,可能會毀壞一部分耕地,需要遷移村莊,甚至會造成地質的改變。可是一旦發展起來,這點壞處不值一提,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曹操聽了之後有些心動,不過他很猶豫,又問:“奉孝、文若,你們覺得如何?”
荀彧說道:“我覺得,還是不太妥,但子安所言有理!”
他的想法比較保守,不敢太冒險,所以曹操會把他留下來處理政務。
和荀彧比較起來,郭嘉剛好相反,說道:“若能解決勞民傷財,並非不可為。”
陳揚說道:“修建水庫,其實不急於一時,可以三五年之內建成,如若三五年不成,甚至能更久,只要我們不急於求成,勞民傷財的影響便不大。之前我發明了一個曲轅犁,可以開墾更多荒地,多修築一些引水渠,確保這幾年糧食豐收。在我們存糧多了之後,就不怕缺糧,如若水庫修建而成,就不再怕乾旱,會有源源不斷的糧食來源,百姓也會越來越富足。”
這一番話,讓曹操他們陷入沉思。
郭嘉說道:“子安,建造水庫,收集雨水,這雨水要怎麼收集?”
“首先,水庫除了收集雨水,還需要有地下水、河流、湖泊等補給,因此對地形的要求很高。”
陳揚簡單地解釋了一句,又道:“其次,得修築一個攔截水流的大壩,為了這個大壩,我還準備了一樣好東西,已經帶來了,丞相你們想不想看看?”
陳揚能稱之為好東西,那麼絕對不錯,曹操連忙道:“當然要看。”
接下來,陳揚命人把幾個水泥塊,還有一大包水泥放在前院。
“這些東西,有什麼作用?”荀彧好奇地問道。
“這些粉末有點特別,不過這幾塊石頭,怎麼和我見過的不一樣?”郭嘉認真地看了看水泥塊和水泥,不解地看著陳揚。
“老典、老許,你們過來,看能不能把這幾塊石頭砸碎!”
陳揚指了指水泥塊,看著典韋和許褚二人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