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首先說道:“包括我和文若,都分散了,不能聚集在一起。”
荀彧贊同道:“必須分散,我們就是一個團體,和陛下的關係還不簡單,如果聚集在長安,容易形成派別,危及陛下的統治,還會引來其他人的非議,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一定要分散了,才對陛下有利。”
他們果然是股肱之臣,直接說破了這些事情,也不避忌自己的利益,其實也是陳揚所想,不過又想聽一聽他們的建議。
曾經曹魏的人,不能留在一塊,就算是分開了,也必須有所限制,防止他們亂來。
“我打算把文若留在長安,奉孝你認為如何?”
陳揚又問道。
荀彧處理政事方面最擅長,當年曹操到外面出征,就是把他留在許都,保證大後方沒有問題。
“臣自然沒問題,去留如何,任由陛下安排。”
郭嘉當即說道。
荀彧微微點頭沒有說什麼。
陳揚說道:“那就這樣安排,其他人的去留,朕研究一下再做決定,不過朕這裡有一份東西,熬夜寫出來的,兩位先看看。”
他把一份卷軸,讓人送下去。
“科舉制!”
他們還是第一次看到這個詞。
但是越往下面看,越是震撼,瞬間明白陳揚要做的是什麼。
這是要拋開世族的限制和壟斷,從寒門中選拔官員入朝為官,並且上面關於科舉制度的條例,十分完整明細。
他們看完之後,無不驚訝地抬頭,看向了陳揚那邊。
“這個就是朕登基之後,要推出的第一個政令,當時朕剛到長安便在關中興建學校,準備好教育問題。”
陳揚解釋說道:“第一批官員,我會在關中選拔出來,不論出身和門閥,只要透過考試,有治國理政能力,皆可為官,如何?”
郭嘉贊同道:“政令絕對沒問題,但臣擔心會引來世族的反對。”
“臣擔心的也是這個,世族的力量不弱啊!”
荀彧說道。
他們都是世族的人,科舉制度直接動了他們的蛋糕。
“既然這樣,世族沒必要存在。”
陳揚淡淡地說道:“世族雖然很強,但在皇權之下,不容有能威脅我的存在,天下我都征服了,還需要怕世族?敢造反,我就敢滅了,不留情面!”
魏晉以來,依靠世族治理國家這一個侷限,他必須要打破。
他們同時一顫,終於覺得陳揚不一樣了。
的確是不一樣,已經當上皇帝,自然和以前的陳將軍不同。
皇帝要兼顧的是天下,無論是氣勢還是威嚴,都要比一個將軍的高太多。
“臣認為,陛下可以推行試一試!”
郭嘉說道:“皇權,至高無上,不容任何人冒犯!”
陳揚的語氣平緩了點,又道:“你們帶回去好好研究,如果發現有任何不對,隨時找朕指出,及時更改。”
“臣遵旨!”
他們沒有再提其他意見,然後退下去了。
“當這個皇帝,真的要六親不認,少點威嚴,都鎮不住其他人。”
陳揚伸了伸懶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