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又證明,都是陳揚瞎想了,她們沒有吵起來,她們還不是雅若和塔拉。
周瑜的身體虛弱,很快便睡下去。
孫權不便打擾他,走出房間之後,感激道:“子安,這次謝謝你。”
陳揚擺手道:“我與公瑾也是朋友,他發生這種事情,我當然盡力去幫助他,只可惜我也無能為力。”
一邊說,陳揚一邊邀請他,到了屋子的正廳內。
“公瑾有沒有對子安說過什麼?”
孫權坐下來,就有點迫切地問道。
“公瑾是真的忠心耿耿,他讓我以後保住江東。”
陳揚沒有把這些隱瞞,直接說道:“你們現在是不是發生了什麼事?如果需要我幫忙,你可以儘管開口。”
孫權也沒有直接說明白:“江東有點麻煩,但我還能應對,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吧。”
第二天。
襄陽又來了一夥人,是周瑜的家屬來了。
與此同時,曹操也得知周瑜的事情,前來看望,畢竟他們曹家現在的情況,也需要依賴江東孫氏的幫忙。
曹操的到來,剛好和周瑜的家屬遇上,曹老闆表示惋惜和悲傷,以及對周瑜子嗣的封賞。
“多謝曹丞相!”
在周瑜家屬人群當中,一個青年男子首先拜謝道。
“這位也是公瑾的家屬嗎?”曹操問道。
“屬下孫紹,表字承業,父親孫策,公瑾叔父是父親的好兄弟,也是屬下的長輩。”
男子躬身一拜,態度十分恭敬。
他的話,瞬間引起陳揚的注意。
原來他是孫策的兒子,有十六七歲了吧。
不過也正常,古代人結婚的年紀,通常是比較早,十三四歲就得成家立業。
孫策的兒子,對周瑜家人好一點,也能夠理解。
只不過,陳揚注意到孫權此刻的表情,有點不太對。
“看來孫氏內部,也不是那麼團結,周公瑾要我保住江東,不是毫無原因。孫仲謀對於孫伯符的兒子,好像有幾分忌憚,只怕他們會讓公瑾失望了。”
陳揚喃喃自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