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了,這裡不再是匈奴,叫做晉。”雅若皺起眉頭說道。
“這些地方,從一開始就不叫匈奴,原本是我們大漢的土地。”陳揚說道。
雅若沒有回話,簡單地歇息片刻,繼續出發。
——
諸葛亮終於回到蜀都,他也看到柳衍,將自己失敗的事情,完完整整地告訴了柳衍。
“軍師,陳揚真的是你此生,最大的敵人。”柳衍長嘆道。
諸葛亮滿是不甘,但也只能無奈道:“無論是曾經的新野、長坂坡,還是現在的巴東,我在陳揚面前,都是一敗塗地。主公說得對,他就是我一生之敵,其實這一次的失敗,原因在於我心太急了。”
“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我可以保證,一定不會再如此。”
在回來的路上,諸葛亮徹底地反思過,他認為是自己對於陳揚的判斷失誤,以及急於表現自己的實力,迫切想打敗陳揚,才會讓陳揚有機可乘。
“軍師,你的實力,我們有目共睹,要不是你,我們還得不到偌大的一個益州,只能怪陳揚太難應付。”
柳衍沉聲道:“當年水鏡先生曾說過,臥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軍師能得到水鏡先生如此讚譽,我絕對相信軍師你的實力。”
現在諸葛亮再聽到這句話,甚至還有點臉紅,他這個臥龍對比起陳揚,差了十萬八千里遠,恐怕真正能安天下的人, 就只有陳揚。
“主公,以我所見,陳揚下一步動作有可能北上,因為南匈奴的雅若公主就在陳揚身邊。”
諸葛亮把雅若那些事情,也告訴了柳衍,又分析說道:“司馬懿是搶佔了匈奴人的勢力而稱帝,雅若公主想要報仇,不得不投靠陳揚,但是雅若只是一個人,她要報仇,能力還不夠,可是她公主這個身份,說不定還能號召一批反對司馬懿的匈奴人,甚至……”
說到了這裡,他停頓片刻,續道:“司馬懿稱帝之前,和鮮卑人也有仇怨。我在回來的時候,一直命人打聽著巴東的事情,據說陳揚已離開巴東,往北方走了。”
柳衍沉思了好一會,問道:“我們要破壞他們和鮮卑人的合作?”
就算破壞了,對自己的益州,好像毫無好處,這樣不太妥。
“不,我們要做的是借刀殺人!”
諸葛亮說道:“如果讓司馬懿得知,陳揚離開巴東準備去找鮮卑人合作,而要到達鮮卑,必須經過司馬懿的地方,如果讓司馬懿得知這個訊息,他會怎麼樣?”
“好一個借刀殺人!”
柳衍雙目一亮:“司馬懿知道這件事,一定會全力追殺陳揚,我這就讓人去聯絡司馬懿,這次陳揚一定得死。”
時間,又過了數天,鄴城內。
“陛下,柳衍命人送來了一份訊息。”
楊修恭敬地把一封密信呈上,他還不敢隨便開啟,所以不知道里面的內容。
司馬懿看了好一會,笑道:“柳衍是想,借刀殺人。”
楊修好奇地問:“柳衍在信上都寫了什麼?”
司馬懿說道:“你看了便知道。”
楊修好奇地拿起來一看,先皺起眉頭,然後心中狂喜。
“真的是借刀殺人,但這把刀,我們非做不可。”
得知陳揚這個訊息,他們又怎會放過陳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