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要如何火攻?”孫權問道。
諸葛亮沒有再說話,他得恰到好處地保持低調,把發揮的機會留給周瑜。
周瑜回應道:“在江面火攻,如何放火,我暫時還沒有想到。不過,我認識一位奇人,名叫龐統,表字士元,此人與孔明齊名,或許他來了會有注意。”
“周都督所說的人,是不是鳳雛先生?”
當年司馬徽說過的話,劉備可是記得清清楚楚,能與臥龍齊名,就只有鳳雛。
如今臥龍已經在劉備麾下,如果再想方設法,把龐統也弄到手的話,這個天下豈不就是自己囊中之物?
一想到這裡,劉備的內心熱烈了起來,心裡想應該如何才能把龐統收復?但他的喜色,隱藏得很好。
“原來劉使君也聽說過龐士元,他正是鳳雛。”
周瑜想了想,又道:“龐士元因為躲避戰亂,而隱居江東,此刻不在此處,我這就命人去將其請過來,再和他商議應該如何火燒烏林。”
“好!先這麼安排,待龐士元來了,再商議如何破敵。”
孫權採取了周瑜的建議。
毫無疑問,火攻這個計謀,孫權也是認同。
——
第一場水戰過後,曹昂也召集身邊的人,在軍營當中議事,比較各自的長短優劣。
“孫權人比我們少,卻能和我們打個不相上下,說明他們水上作戰能力很強,我們這要怎麼辦?”曹昂看著眾人就問。
眾人沉默了好一會,曹洪先上前說道:“雖說孫劉聯軍,但實力也就這樣,我們精銳未出,否則孫權等水兵,今天就得大敗而歸,我認為不必擔憂。”
“我們不能輕視孫權,江東士兵,大部分依水而居,熟知水性,這一點是我們不能比的。”
身旁的徐庶說道:“我們精銳雖多,熟練水戰的人也不過一萬多,這要比孫氏的少了很多,特別是孫權身邊還有周瑜領軍,劉備也帶著諸葛亮在江東的軍營內,得小心為上。”
眾人一聽,也覺得徐庶的話言之有理。
“主公勿憂。”
便在此時,軍中走出一人,他正是蔣幹,字子翼,九江人。
他高聲說道:“我與周瑜是舊時故友,願意為主公前去孫營招降他,就算不能招降,也可以從他身上,打探出孫氏的計謀。”
說罷,他拱了拱手,滿臉的誠懇。
“他就是蔣幹?”
陳揚在場中看著他們商議,不過他搖了搖頭,他當然記得蔣幹是誰。
“你要如何去招降周瑜?”曹昂饒有興趣地問。
“只需要主公給我一艘船,兩個隨從,我今晚就能渡江去找周瑜,我會盡力把他說服,為主公分憂。”蔣幹繼續說道。
“好,準了!”
只看曹昂想了片刻,答應了他的想法。
隨著蔣幹願意渡江去找周瑜,其他人也給不出戰略,今天的商議暫且結束。
曹昂揮一揮手,讓眾人下去,唯獨把陳揚留下。
“子安,我看你好像不太相信子翼?”
曹昂注意到陳揚此刻的表情,不解地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