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天樓第五層,老先生侃侃而談,眾人聽得津津有味。
“各宗族欲參與文武道會的天驕或隱或秘,可謂藏龍臥虎,但十三地仍有俊傑名聲已顯,今日我先述五大青年散修,再論其他。”
老先生說道:“那何所謂五大散修呢?此五人分別為‘南海玉面觀音’、‘金剛不朽呼延立’、‘幽奇君餘跡’、‘北荒少帝玉疆衡’,以及‘晉國軍少申義’。”
有一人疑問道:“咦!這五人中為何唯獨南海玉面觀音不知姓名?還有,既說散修,那這隸屬晉國軍統的申義又為何在列?”
老先生展扇輕扇,詳述道:“客官稍待,且聽老夫細細說來——
“先說這晉國軍少申義,此人原為一介散修,以長生門境界修為一月內連敗晉國十三大宗門的序列弟子,被各宗聯手追殺逃入荊地,為避仇眾不得已才加入晉國軍勢,參與晉國內戰。但沒想到這軍勢交鋒之地,反而令申義如魚得水,屢戰屢勝,短短一月光景即從一名馬前卒晉升為十大先鋒之一,可謂傳奇。
“只可惜天妒英才,據最新訊息,申義於最近一次兩軍交鋒中身陷敵圍,孤立無援,最終力戰而竭,含恨而終。其隸屬軍勢的主帥本欲提攜培養他,訊息傳回後亦深感惋惜,曾親至申義葬身之地尋其屍骸,卻只得到一具殘屍。”
座下眾修聞言同感惋惜,如此軍陣大才,若是能培養起來,前途必是一片光明,可惜,可嘆。
江楓則在角落裡若有所思,心道:“晉國,申義,申義……生一?!”
但他隨即又搖搖頭壓下震驚,低喃道:“不會的。”
老先生繼續道:“再說這北荒少帝玉疆衡,此人出身北境‘並地’,並地雖與晉國接壤,但終年荒蕪,罕出奇士大才,故亦有北荒一地之稱。
“玉疆卿初時默默無聞,後傳聞其十三歲時誤入一處空間秘境之中,機緣偶得《玉皇真經》一部,從此逆天崛起,自號北荒少帝,五年來逢戰必勝,已成為並地年輕一輩之魁首。
“後不知其秘從何走漏,各大宗族紛紛欲殺其奪經,卻屢屢被他化險為夷,數次險象環生。據傳玉疆衡已出並地,南下而來,不出意外,此次文武道會必見其人風采。”
觀眾低聲議論,老先生趁機飲茶解渴,江楓則暗自冷笑,此人當真狂妄,竟敢以少帝自號,若真至楚地,必要與之一會。
老先生放下茶盞,又道:“三說這幽奇君餘跡,此人來歷成謎,行蹤成謎,只知其年不過二十,出身海外‘幽地’,不知宗門,不知師承,一身詭異神通如鬼似魅。據聞,餘跡曾一夜之間連殺幽地乾羅宗門人七十二人,卻無人察覺,直至翌日天明才知如此血腥慘劇,這七十二人中更有兩位丹鼎境大修士,以及一位即將踏入界空境的半步大能。
“乾羅宗率眾追殺,卻連他的蹤跡也未能發現,宗門血仇無報,淪為各宗笑柄。後餘跡連造血案,手段與魔修無異,但各宗族卻拿其無可奈何,有一次分明已將他團團圍住,卻仍被他以不知何種手段從重重包圍中逃出生天。餘跡自此得幽奇君之稱,傳聞他已渡海西來,離開幽地,欲一試大陸天驕。”
老先生說至興頭上,沒有停歇,又繼續說道:“四說這金剛不朽呼延立,此人來歷最是簡單,出身於一個沒落氏族呼延世家,父母早故後,於先祖遺物中偶得其族傳承功法,習得一部上乘煉體神通,號稱界空境下無人可破其防,故有金剛不朽之稱。呼延立今年正好十九,已確認其將前來參加文武道會,意欲拜入某一長生宗族。”
終於說至壓軸最後一人,老先生朗聲道:“最後說這南海玉觀音,此人是五大散修中唯一的女子,亦是最神秘的一位,不知來歷,不知目的,不知姓名,只知她修為不弱,同輩之中可謂翹楚。她自稱由南海而來,常於趙國境內活動,自現身日起,從無敗績,除非是大奸大惡之徒,否則從不將對手趕盡殺絕。”
有聽客問道:“她是佛門中人嗎?”
老先生搖頭道:“非也!玉觀音出身道門,只因她常年戴著一張精緻的玉製面具,不見真容,加之其行蹤所至每行善舉,多行俠仗義,鋤強扶弱,眾人無論修士凡人均稱讚其菩薩心腸,故而稱其為南海玉觀音。”
“關於玉觀音還有一樁軼談,傳說此人有天人之貌,傾世絕麗,趙國大皇子曾意外打落她的面具,得見真容,驚豔此生,自此再難相忘。趙國大皇子本就是趙國皇儲最有利的競爭者,他對玉觀音可謂魂牽夢縈,曾豪言許諾,只要玉觀音願委身與他結為雙修道侶,他日必奉為皇后之尊,母儀天下,且立誓終生不再納一位妃嬪。
“然而玉觀音只道,若大皇子能在同境界內戰勝她,便答應他的請求。結果同境界下,大皇子在她手下連十招連沒能撐過,無顏再提道侶之議,只能黯然離去,終日失魂落魄,埋首苦修。此次文武道會,大皇子主動請命,願代表趙國皇室親赴文府,正是猜測玉觀音可能會現身文武道會,存了再見佳人的心思。”
此軼事常人不得耳聞,如今聽罷,眾人皆好奇這南海玉觀音究竟有著怎樣的絕世容貌,江楓也暗自好奇,心道這趙國大皇子倒也是痴心一片,只是不知這玉觀音與夜殤比,誰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