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風馳電掣,無論凡人、修士,見者無不立刻側身讓行。武侯府強勢止戈,令江楓四人免去一場爭端苦戰,卻也令武侯郡的局勢更加攪混不清。
途中,武修林雖與江楓三人交談了幾句,知曉了幾人的姓名,但自始至終半句未提為何知曉他們來自來自雲霄殿。
江楓幾人只能暫時懷揣著疑惑,隨武修林先行回往武侯府再做計較,至少從目前看來,武修林對他們並無惡意,不然也不會在危急之刻仗義相助。
與此同時,鎩羽而歸的畢叢三人縱使有萬般不甘,也只能接受無能生擒江楓四人的事實,迴轉岳家商議定計,再將猜測稟報宗門以作最終判斷。
剽悍鐵騎一路疾行狂奔,不多時已至武侯郡中央的一座巨大的城中城前,江楓仰望著宏偉巍峨的宮樓建築,知曉自己一行已然進入了武侯郡內的第一勢力。
這裡,就是“武侯府”!
江楓在武修林的引領下先行安置好了沉睡的獨孤生一,與夏夜殤聯手佈置了多重禁制和靈陣後,這才與幽夢一起,隨武修林一起前往拜會他的父親,武侯“武震方”!
“勞父親久候,孩兒已將友人接回,特繳還兵符!”
武侯府大廳之中,武修林鄭重將兵符還與其父武震方,江楓三人初見這當代武侯,也謙遜見禮,道謝解圍之恩,雙方在武修林的介紹下也算正式相識。
“三位小道友不必拘禮,來者是客,請坐!”
武震方威嚴中不失和藹,著武修林請江楓三人入座客席,待丫鬟奉茶之後,這才仔細端詳著江楓、夏夜殤和幽夢。
“老夫之前曾聽林兒提起,言稱回程時偶遇了四位意氣頗為相投的同道中人,正好奇是怎樣的人物,如今一見,三位小友果然氣質卓絕,言行舉止皆非常人可及!只是老夫尚有一問,犬子所言四人,怎麼只有三位小友在此,另一人莫非傷重不成?”
“侯爺謬讚了!我們那位同伴……”
武震方與江楓三人簡單交談幾句,大加稱讚,只是其並不知曉詳情,難免有些疑惑獨孤生一的現狀。夏夜殤和幽夢此時均已黑紗掩面,武震方與他們有救援之恩,更是前輩,故而只能由江楓作答,免失禮數。
當下,江楓將此次事件大致向武震方講明,並簡單說明了獨孤生一當前的狀態,武修林從旁補充,武震方這才恍然。
“幾位小友這般年級就有如此能為,不愧是九州長生古仙宗的弟子!”
武震方一言再次提起三人心中的疑惑,江楓當即抱拳詢問道:“侯爺、武道友,在下亦心有疑問,還請兩位解答,不知武道友是如何知曉我等為雲霄殿弟子的?”
武修林父子相識一笑,武震方合掌輕拍,立刻有一名家僕恭敬捧上一把靈秀的長劍,呈於江楓面前,此劍雖保養極好,但其上仍明眼可見有諸多歲月痕跡。
“小友可認得此物?”
這句話,武震方乃是以九州語言說出,江楓聞言更加心奇,隨即拿起靈劍細細端詳,最後更是略微動容地將靈劍拔出,以便確認此劍的來歷。
“此劍乃是我雲霄殿弟子的統一配劍,敢問武侯前輩是從何處得來?”
江楓亦以九州話應答,震驚之餘也有所猜測,難怪之前武修林見到夏夜殤的配劍後就推斷他們是雲霄殿的弟子。
末了,江楓在武震方期待的目光中,還取出了自己的配劍,示與武氏父子一觀。誰知對方在認真比對過兩把劍後突然開懷大笑,眉宇間的疑慮和一絲不確定也隨即煙消雲散,神態欣喜異常,許久未歇。
“恭喜父親終得償願!”
“應該說是蒼天有眼,才使老夫今日終能報答祖恩!”
武修林向武震方道賀,其父笑逐顏開,看向江楓三人的目光越發柔和,彷彿長輩在看自己最疼愛的晚輩。
在江楓越來越深的疑惑中,武震方稍緩心緒的激動,這才向他們解釋道:“小友莫要見怪,老夫知你們心中有疑,莫急,老夫會一一告知你們!”
武震方將江楓的配劍還與他,又端起另一把雲霄殿的弟子配劍,細細撫摸,眼中漸有追憶。
“此劍為我武侯府先祖恩人之遺物,在這府中已存在三百餘年了!昔年,武侯府盛極衰落,我武氏先祖曾於外出時遭遇仇家圍殺,性命危在旦夕,幸得一位正在十三地歷練的雲霄殿經過偶遇,捨生仗義相救,這才使先祖儲存了性命,但那位恩人卻也因此身死道消,到最後,連個名字也未曾留下!”
武震方將靈劍交到武修林的手中,又繼續說道:“當時,先祖急於逃命,無奈之下,只能將恩人野葬,取走其配劍攜帶在身。後來,先祖逃出生天,待事端平息後想再尋回恩人遺骨妥善厚葬,卻已無處可尋。先祖感懷恩人之義,心生愧意,百般自責之餘,只能在祖堂立了一塊無字靈位,將此劍安置於前,囑我武氏後人每日供奉!”
武震方此時已然確定江楓等人云霄殿門人的身份,遂再無隱瞞,將緣由和盤托出,江楓聽罷,一時間也不禁感慨萬分。
“想不到竟有這般緣由!”
“如今,雖已是時過境遷,但老夫自幼便得先父教誨,當年若無那位恩人相救,說不定早已無今日的武侯府,他老人家囑我萬莫忘記恩人之義,我一直銘記在心。如今得見恩人同宗後人,老夫怎能不欣喜?怎能不感慨?”
武震方聲情並茂,動之以情,話盡又長笑了三聲,心情十分暢快,江楓三人也不免心潮激盪,萬分動容。
武修林見此也向江楓笑道:“江道友,你們雖是萍水相逢,但一見如故,也頗為投契。之前我得到訊息,聽聞岳家小公子與家奴同時身亡的訊息,猜測極有可能是你們所為,這才向父親請賜兵符前往救援,沒想到,竟陰差陽錯成就了這番因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