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天機要去東北,因此到烏沙市的這一段路,正好跟鄭少歌同行。
聽到鄭少歌的話後,卜天機回答的很乾脆:“不知道。”
鄭少歌聞言,笑著問道:“你號稱‘天機神算’,連這點小事都推算不出來?”
卜天機搖頭苦笑道:“鄭前輩太高看我了,我只能推算出,比我實力低的人和事。
鄭前輩乃天人之資,實力比我強,天機干擾嚴重,關於你的任何事情,小道我都推算不出。”
鄭少歌點了點頭,沒有多言,這是卜天機的修為,還不夠的原因。
於是兩人一邊走進動車站,一邊探討起了修煉之道,鄭少歌問卜天機道:
“你們修道者,與修佛者的修煉法門,似乎跟古武者不盡相同?”
卜天機聽到這話,頓時興奮不已,他隱隱有一種感覺,鄭少歌應該是要指點自己。
強行按耐住內心的激動,卜天機深呼了口氣,儘量用平靜的語氣解釋道:
“佛修者,講求緣法因果,修身克己,戒狂、戒躁、戒色、戒貪……涉及到因果的事物,儘量不去沾染。
而我們修道者不同,講求因果迴圈,一切隨緣,順其自然!畢竟道法自然嘛。
無論是修佛還是修道,都與古武者一味地追求真氣的積累,大相徑庭。”
聽到這話,鄭少歌點了點頭。
他之所以問,也是想對這個世界的修煉體系,多一些瞭解,現在聽卜天機這麼一說,便明白了過來。
說白了,修道跟修仙,其實大同小異。
至於佛修,鄭少歌問道:“所以佛修的精髓,是在於頓悟吧?”
卜天機聞言,神色微微一怔,連忙躬身一拜道:“鄭前輩大才,佛家的教義精髓,正是在於一個‘悟’字。”
鄭少歌點了點頭,繼續道:“再來說說你們修道者吧。
如果我沒猜錯的話,你們修道者順應天道,感悟自然,內氣只是輔助,感應天地才是正途。
前期感應天地大勢,後期感應天地之力,是也不是?
而且在同等境界之下,你們修道者,要比古武者以及佛修要強很多吧?”
卜天機聞言,心下被震驚到無以復加,他感覺鄭少歌比自己這個修道者,知道的還多,這到底是個什麼怪物啊!
他忍不住心生感慨,隨即躬身一拜道:“鄭前輩,實不相瞞,近期晚輩遇到了瓶頸,也是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
但始終不得要領,不知其意,我始終想不明白,同等境界下,佛修與古武者,在實力上,為什麼不如修道者?”
聽到這話,鄭少歌倒也沒有藏著掖著,覺得可以適當的給卜天機,說一說有關天地靈氣的事情。
他先問了卜天機一個問題:“我且問你,同等境界下,修道者一般會輸給哪一種佛修?”
兩人此刻已經檢票上了車,座位正好相鄰,交談的時候,佈下了隔音結界。
否則,他們聊的話題,鐵定了被其他乘客當成神經病。
卜天機聞言後,回想了一下這幾百年來的種種經歷,隨即回應道:“同等境界的話,面對得道高僧,修道者必敗無疑!”
鄭少歌點了點頭,知道時機已然成熟,便解釋道:“之所以會輸給得道高僧,那是因為得道高僧有萬千信徒。
信徒會給佛修,提供信仰之力,而這股集萬千信仰之力,於一身的力量,就是打敗你們修道者的關鍵所在!”
說到這裡,鄭少歌頓了頓,又繼續道:“但一般的佛修者,根本就沒有信徒,也就沒有信仰之力,自然不是你們修道者的對手。
而你們修道者,之所以會如此的出類拔萃,那是因為你們修煉的主要途徑,是感應天地。
而這天地間,存在著一種先天之氣,在你們感應天地修煉的過程中,或多或少會沾染上,一絲絲這種先天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