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唱閉。
兩人下臺,掌聲如雷。
何老師帶著笑意再度上了臺進行主持。
一番介紹之後,祝蓉兒登場了。
雖然大家夥兒可能並不是特別熟悉她,但還是送上了熱烈的掌聲。
鄉親們都是格外熱情的。
祝蓉兒登臺唱了一首十多年前便紅極一時且到現在為止還經久不衰的歌曲。
老人家們對這樣的歌曲還算是喜歡,那些三四十歲的成年人們,亦是跟著祝蓉兒唱了起來。
這是他們年輕時候聽的歌,自然也是喚起了他們的回憶,會唱的跟著唱,不會唱的則跟著哼哼幾句。
唱完,掌聲依舊熱烈。
村民們可都開心極了。
這證明了一點。
黃老師他們舉辦這一場演唱會是很有意義的。
很快。
最後一個節目上臺來了。
這可是他們的大招。
那些個道具搬上舞臺的那一刻,老人們的回憶好似一下子便湧現出來。
回想起他們小時候,自己的阿爹阿孃帶著他們看皮影戲和木偶戲的時候了。
與老人們不同。
孩子們是好奇了起來,看著臺上的那些東西,很有探知慾。
這是一種傳承,不能讓咱們國家的傳統藝術消失。
只有讓孩子們喜歡上這些東西,這個藝術形式才能經久不衰的流傳下去。
一陣陣掌聲響起,還沒有開始表演,臺下的觀眾們,特別是老人們已經期待了起來。
黃老師和劉筱宇開始表演了起來,顧九江等人也到了臺底下一起看了起來。
對於這種東西,顧九江和小兮他們其實都沒有怎麼見識過的。
這可能還是頭一遭。
先是皮影戲。
皮影戲是讓觀眾透過白色幕布,觀看一種平面人偶表演的燈影來達到藝術效果的戲劇形式。
而皮影戲中的平面人偶以及場面景物,通常是民間藝人用手工,刀雕彩繪而成的皮製品,故稱之為皮影。
在過去還沒有電影、電視的年代,皮影戲曾是十分受歡迎的民間娛樂活動之一。
所以老人家們對這個是很喜愛的。
在他們那個年代,一個村子能有一臺電視已經算是很好了。
沒有電視的時候,他們自然只能選擇別的活動。
戲班子之類的,在那時候可是很火的。
現在就已經很少見了,可能一年只有一兩次看戲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