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野信勝聽到小巖嶽圖書的稱讚,直言道:“小笠原流鏑馬可是經過我家主公訓練的。”言外之意就是小笠原長時手裡流鏑馬隊比不上小笠原信方的。
小巖嶽圖書也是點頭道:“確實如此,若是小笠原守護殿様手中有這樣一支流鏑馬隊,何至於逃跑到越後呢?在下倒是越想拜訪守護代殿様了。”
一旁的春原若狹守回道:“如今守護代殿様還在長窪城與武田晴信對峙,一時半會是不行的,不過守護代殿様大概會在明年就會攻打築摩郡,奪回小笠原家舊領。”
小巖嶽圖書欣喜道:“既如此,到時候在下必定要擔任先手眾!這一次在下都沒有怎麼動手,就打完了,真是慚愧。”
春原若狹守笑道:“小巖嶽殿勿慮,這不還有仁科盛明的幾個兄弟嗎?,他們要是不降服的話,到時候小巖嶽殿想打的話,在下與東野様他們絕對不搶。”
小巖嶽圖書立馬點頭答應。
幾人說說笑笑,隨後到達了本丸的天守閣,仁科盛政逃的匆忙,仁科盛明又死的倉促,而且馬隊衝擊速度也快,天守閣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
仁科家的積蓄如今成了戰利品,而仁科家森城周邊的百姓則是被抓,每個人都得交禮錢。
雖然小笠原信方雖然制止了手下部隊對當地百姓進行搶掠,為的是把自己與武田晴信的暴行區分開來,但是這並不代表就一點事情都沒有。
所以,他才決定只對戰場周邊的百姓徵收禮錢來保證自己的安全,這個禮錢數目不高,成年人才十文錢,青少年八文,嬰幼兒五文錢。
這只是破一點小錢,就可以保證全家性命和資產了。
不然的話一場亂捕,就可能家破人亡,妻離子散,房子被燒之類的,老慘了。
小巖嶽圖書的軍隊本就是想亂捕,還是春原若狹守進行了制止,並且說了小笠原信方的宣言。
小巖嶽圖書對此十分感慨,心裡認為小笠原信方很是仁慈,他拒絕了春原若狹守提出的賠償。
他說道:“這樣仁義的舉動,讓在下大為欽佩,您要是賠償的話,那就是在侮辱在下了。”
春原若狹守笑道:“那禮錢,小巖嶽殿就不能推辭了。”
小巖嶽圖書對此並沒有拒絕,他這個人還是很講規矩的。
小笠原信方的做法既表現了自己的仁慈,但是又尊重了戰場的規矩,只是象徵性和貧民收取一些錢財。
至於對商人徵收的矢錢,是按照商業規模進行徵收。
還有投降的仁科家臣,每個人都需要上交禮金來贖罪。
這些禮金收上來,已經超過兩千貫,百姓哪裡不過百十貫,大部分都是商人們的矢錢和降臣的禮金。
再加上仁科家多年的積蓄一萬兩千貫和數千石糧食,這一次作戰可謂是大賺特賺。
這也是戰國戰爭頻繁的原因,因為戰爭也是各位領主的收入來源之一。
織田信長就有過類似行為,每次都能收取數千貫到上萬貫的資金,這不但可以彌補出征帶來的損耗,甚至還能就此盈利,實在是不可小覷的“創收”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