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五章 展示 (第1/2頁)

信方收到了上杉家送來的書信,畢竟小笠原長時在越後,兩家又交好,所以上杉家送來書信邀請小笠原信方來春日山城參加宴會。

不比信方匆匆忙忙繼承小笠原家家名那樣,這一次是關東管領上杉憲政出面,而且上杉景虎已經平定長尾政景的叛亂。

而且為了彰顯自己的大義,他長尾景虎已經繼承了越後上杉家的家名,是越後名副其實的國主。

在越後,長尾家本是守護代,到了長尾景虎這裡才當上國主,所以其實是有部分國人不滿的。

這也是上杉景虎為啥兩次不惜代價上洛,而且在織田信長攻佔越前加賀等國之後,上杉景虎就要出兵的原因。

因為織田信長阻斷了他上洛的道路。

如今,上杉景虎是繼承的越後上杉家,後來上杉憲政把關東管領交給上杉景虎,就收了景虎為養子,上杉輝虎也就改名上杉政虎。

輝字,是上杉謙信在第一次拜訪將軍足利義輝的時候,得到的賜名。

所以嘛,上杉景虎所有的動作都是為了大義,能讓越後的家臣們都能夠認可他。

這也是信方為什麼可以成為小笠原家的婿養子,婿養子可是上門女婿只不過他這個上門女婿很強勢。

也就是贅婿翻身做主把歌唱。

對於上杉景虎的邀請,信方是要過去的,他剛好去和關東管領交流交流,鼓動他去支援上杉景虎討伐北條。

如今還沒有甲相駿三國同盟,北條家和今川家以及武田家是相愛相殺的。

北條氏康就和武田信虎在天文四年(1535)在甲斐打過合戰,然後又因為今川家新家主今川義元改採與武田信虎合作的戰略;北條家則因相甲國境、富士川以東領地等爭端,轉而與駿甲同盟敵對(河東之亂)。

這三家的戰亂直到天文二十三年(1554),北條氏康利用今川義元出兵三河,趁隙攻入駿河,與今川及武田援軍對陣。

然而,武田晴信並不想打北條氏康,因為他剛剛平定信濃,與越後交戰,壓力很大,

於是武田晴信提出聯盟,透過今川家重臣太原雪齋的仲介,以及北條家的智囊北條幻庵的建議。

北條氏康才與今川義元及武田晴信於善得寺會商,終以迎娶晴信之女(黃梅院)為嫡男氏政正室,及將其女(藏春院)嫁與義元嫡男氏真做為正室等條件,成立了“甲相駿三國同盟”。

成立同盟之後,北條家全力攻略關東,今川家也得以放心的攻略三河西進,而武田晴信也放心的在信濃與越後的長尾景虎對陣。

信方的心思便是鼓動上杉景虎全力與北條氏康交戰,而他來對付武田晴信,沒有信濃的糧食供應,武田晴信和信方交戰是要付出很大代價的。

至於今川義元那邊,他只能祈禱這位大佬坐山觀虎鬥。當然,今川義元肯定不會看著武田晴信被滅的。

一旦信方進攻到了甲斐,他就得面對武田與今川兩家的攻打了。

他決定和真田幸隆商量一下。

兩天後,真田幸隆帶著北信濃眾和安雲郡的降臣到達葛尾城。

信方當即就和真田幸隆商量了他對於關東管領的事情。

真田幸隆搖頭道:“主公思慮全面,臣不能及,並沒有什麼建議。”

這也不能怪真田幸隆,以前的他只在信濃這片地方,就是一個豪族,還沒有到大名的層次,不像真田老爹那樣,在北條、德川和上杉家之間反覆橫跳。

最新小說: 穿越後成了將軍的擋箭牌 大明:這個皇孫可太穩了! 氣吞大明 三國模擬器:這個劉封絕地求生 只想當山賊的我怎麼一統天下了 大乾憨婿 收個皇帝做小弟 一山不容三虎 繡南枝 帶著醫院回古代 大明:我,朱元璋皇兄,大明臥龍 大明:開局把系統借給洪武帝 東晉大開發 戲說劉邦 逍遙小王爺 大秦守夜人 公子無雙 恐子 大明:朕讓你監國,大明全瘋了? 想拯救大明但系統卻讓我做吉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