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戰失利,左良玉大皺眉頭,他沒有想到,自己精心布的軍陣,在秦軍面前,居然不堪一擊,一眨眼的功夫就損失了上千人,看來這種陣法不能奏效,於是他立刻下令,改變陣法。【全文字閱讀.】
這一次他以盾牌兵在前,掩護火槍兵,想要接近秦軍之時,用火槍取勝。但是白起又識破了他這一招,仍以龜鱗陣擋住官軍的盾牌兵,在後面用弓箭齊射,壓制住官軍的火槍兵,然後仍舊派陷陣之士衝進官軍陣中,大砍大殺。火槍兵的火槍怕傷了自己人,更加不敢發射,因此這一陣左良玉又損失了不少人馬,灰溜溜地撤了下去。
連輸兩陣,而且都被秦軍用相同的戰法破掉,左良玉異常震怒,他此時才明白,鬥陣的話,自己絕不是白起的對手。
左良玉將戰袍一甩,揮起長槍,喝令全部人馬進攻,不要再管什麼陣型,衝上去與秦軍展開混戰。
就算自己勝不得白起,也要重創秦軍,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一旦混戰起來,秦軍的戰陣優勢便不復存在。
數萬官軍開始了總攻。
他們揮舞著刀槍,挺著盾牌殺了上來,白起還是沒有命令進攻,三座軍陣嚴陣以待,仍以防守為主。
官軍衝上來,雙方鐵盾撞在一起,發出震耳的巨響,這一回官軍拼了性命,不再管什麼隊形,成了單兵作戰,兩軍相接之處,都是兵器的碰撞聲,人們的嘶喊聲。
在官軍如同巨浪狂濤的衝擊之下,秦軍巋然不動。如同傲立海中的礁石一般,前排有人受傷或倒下,後面的人立刻補上,死死頂住迎面撲來的敵人。
這個時候,軍陣發揮了巨大的威力。
說到底,軍陣最初時,就是為了以少敵眾而產生的。一座一百人的軍陣,只要配合得當,可以擋住五百人的進攻。
白起深知此理,當他看到左良玉不再使用軍陣,而改成集團衝擊之時,心裡就已經雪亮,官軍此戰,必敗無疑了。
只是此時的官軍全力前衝,銳氣與勇氣都在最高點,這個時候,絕不能和敵人對攻,只能堅守。
他非常明白古時戰法中的一句話,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只要頂住敵人最初時的幾次進攻,敵人計程車氣就會喪失,勇氣也會減弱,當疲憊心理佔據頭腦的時候,就是敵人要崩潰的時候。
因此白起一再下令,任何人不準進擊,只要牢牢守住自己的位置便可。誰敢後退一步,立斬。
雙方的傷亡都在不斷增加,秦軍中也有不少人倒下,或被流箭射中,或被兵器殺傷,只要有人一倒,後面計程車兵立刻上前,補上位置。
相比起來,官軍的傷亡要大得多。
秦軍以鐵盾在前,弓兵在後,不斷地放箭,那些鐵盾排在一起,如同一道鐵牆,十分堅固,秦軍士兵在牆縫之中伸出刀槍,亂刺亂捅,十分順手。
而左良玉顧忌著秦軍騎兵,因此不敢將騎兵投入衝鋒,威力大大減弱。
如此僵持了一陣,左良玉覺得不妙,陣前他的人馬死傷太多。而且沒有能夠突開戰陣的缺口,再這樣下去,軍心與士氣都會低落。
於是左良玉下令鳴金。
隨著陣上鑼聲響亮,官軍士兵們潮水一般地退了下去。
王豹一瞧敵人全線潰退了,十分高興,立刻請示白起,要不要全線追擊。白起在馬上欠起身子,仔細瞧了瞧,然後一擺手:“軍陣不動,讓左良玉撤吧。”王豹一聽,十分不解:“大將軍,這個時候,正是追殲官軍的好機會,怎麼不動呢,”
白起冷笑:“你看到官軍的騎兵沒有,”
王豹一愣:“沒注意。”說完他也在馬上立起身子,向遠處眺望,只見官軍的騎兵都勒著馬,站在步兵兩側,看著步兵們向下撤。便道:“這些騎兵,是等著步兵撤完了,他們再走,”
白起道:“自然不是,這些騎兵是等著咱們追擊的時候,殺一個回馬槍。咱們如果追擊,就不可能保持陣型,只要陣型一散,官軍騎兵就可以任意馳騁,到時候左良玉再帶著步兵殺回來,反敗為勝。”
王豹恍然大悟:“咱們沒有騎兵,全仗著軍陣,所以不能追。”
白起道:“左良玉輸了今天這一陣,一定退回大營去休整了,咱們也回去吧。改日再戰。”
說罷,白起看著官軍撤了下去,果然不出所料,等步兵退完了,左良玉才隨著那些騎兵才悻悻地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