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上的人請她進來,唐賽兒本以為張獻忠定然早已呼呼大睡,可是一進屋,發現張獻忠好端端地坐著,正在擦著自己的寶刀。
唐賽兒有些奇怪,於是開口便問:“大帥,張儀此來,要咱們出兵洛陽,我總是覺得不妥,這裡面好像另有文章。”
張獻忠道:“什麼文章?軍師不妨說得明白一些。”
唐賽兒道:“清軍和吳三桂是不好對付,李闖王在山海關敗得甚是狼狽,就足以說明他們的實力和兇悍,可是這也用不著聯合所有的諸候吧。我算了算,加上咱們,總共是六國合軍。秦軍與孫傳庭,李自成,范雎這幾家不必說了,他們的地盤都受到了清軍的威脅,聯手是明智的,可是為什麼要來聯合咱們與南明呢?難道他們四國聯軍,還怕打不敗清軍麼?”
張獻忠點頭:“不錯,他們四家人馬,加在一起,也足有三十五六萬了,多過清軍三倍,又有白起做統帥,應當穩C勝券的。”
唐賽兒道:“我一直在想這件事情,剛剛才想清楚秦軍與李自成的用意。他們是不想讓南明和大王您坐山觀虎鬥啊。”
張獻忠道:“有道理,說下去。”
唐賽兒道:“如果他們四家聯軍,對抗清軍,那麼南明和我們便可以穩固自己的地盤,壯大實力,尤其是南明,他們的地盤就在李自成的身後,李自成是害怕南明會突然在背後C上一刀。所以此次對抗清軍,也不讓咱們閒著。”
張獻忠連連點頭:“軍師說得很對,想得很細,我覺得也是這麼回事。”
唐賽兒道:“那大帥方才在酒席宴上,答應得太草率了吧。”
張獻忠搖頭一笑:“不,實話對軍師講,這件事咱們答應得也答應,不答應,也得答應。”
唐賽兒一愣:“這卻為何?”
張獻忠道:“張儀是什麼人?聰明絕頂,就算咱們此時回絕了他,不答應出兵,可是能難得倒他嗎?咱們前腳回絕了他,我敢說他後腳便邁進了漢中,給我兄弟李敢捎信去了。到時候李敢兄弟親自前來求我,我能不答應嗎?要知道,卻年若不是他舍著性命,冒著違抗聖旨,要砍頭的罪過前來救我,我張獻忠豈能有今天?所以這件事情,是肯定要應下來的。”
唐賽兒皺起眉頭:“原來如此,這倒也是實情。只是咱們出了兵,卻得不到任何地盤,只撈些金銀,未免太虧了。以我猜測,另外幾家,一定有超過咱們的好處。”
張獻忠道:“這個自然,要不然孫傳庭和范雎那兩個老小子怎麼會答應出兵?他們可是滿肚子心眼呢。打敗了清軍和吳三桂,按張儀的說法,是要將滿人韃子一直趕出山海關,殺回遼東去,清軍退了,直隸和北京城歸誰呢?南明肯定撈不到,我想多半會留給孫傳庭和范雎。”
唐賽兒點頭:“不錯,大帥這個猜測還是有道理的。可咱們出了兵,卻得不到好處,豈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張獻忠哈哈大笑:“軍師啊,要說**大政,你是最有主意的,我佩服你,可要說起耍無賴,市井村夫那一套功夫,你可就差得遠了。我在答應張儀的時候,就想到怎麼對付他們了。”
唐賽兒道:“是嗎?我倒想聽聽。”
張獻忠道:“其實也沒什麼新鮮的,就是一個字,拖!”
唐賽兒一皺眉:“拖?”張獻忠道:“對,拖。咱們川中的路不好走,正好藉此為理由,去河南的路上,拖上他十天半個月,然後進了河南,再拖上十天半個月,有一個月功夫,就算清軍坐得住,他秦軍和李自成也坐不住,三四十萬大軍,人吃馬喂,得多少糧草?洛陽城就算再富,也頂不住這麼多人,坐吃山空。所以不出一個月,他們就得與清軍展開決戰。”
唐賽兒聽了,轉憂為喜:“對啊,等到他們快打完了,咱們的人馬這才趕到,說不定還能趁著雙方都疲憊不堪的時候,一鼓作氣殺敗清軍,到時候大帥您的人馬去收復北京城。讓天下的百姓都知道大帥的威名。”
張獻忠笑道:“是啊,不管他們是打完了,還是沒打完,總之咱們最後到達,至少可以儲存住人馬。地盤我可以不要,但是人馬不能傷損太多,不然就是虧本買賣。”
唐賽兒連連點頭:“大帥這條計真的很好,您可以立刻將定國將軍找來,吩咐一番。”張獻忠搖頭道:“不行,我若找他前來,被外人知道,可能會說我故意安排人馬慢行,還是軍師暗中前去,告訴李定國,這是我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