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仲道:“我們路過黃山時,遇到了一個叫羅烈的人,修為高絕,阻擋我們的去路,我和公子,小姐都不是他的對手。”
王常站起來道:“黃山羅烈名震一方,擅於使磨盤飛鏈,有千鈞之力,他手中的鐵索是一件難得的寶貝,堪稱上古神兵,此人脾氣也很暴躁,你們遇到他,怎麼會全身而退的?”
孫仲道:“內門弟子無一是他的對手,連我也差點傷在他手中,多虧一個外門弟子出手,才化解這場危難。”
王常滿臉驚訝,道:“是外院那三個弟子嗎?”
孫仲道:“不錯,此弟子名叫龍漢,是我教授的弟子。”
王常道:“哦,這名弟子修為如何,有無法寶在身?”
孫仲想想道:“龍漢他也在化液初期,沒有任何法寶,連儲物袋,空間戒指也沒有。他本是山下農戶出生,沒什麼錢財,買不起這些東西。”
王常思忖起來,暗暗心驚,這黃山羅烈名頭甚響,武功極好,修真中人多有忌憚,自己都不一定能勝過他,一個外門弟子卻能夠制服,其中定有蹊蹺。想罷道:“孫長老,此事不宜伸張,眼下攻打伏牛山要緊,帶我觀察一段時間再說。”
夜已經深了,清涼如水,月色如畫,帳篷外蟲聲唧唧,越發顯得山野寂靜。龍漢怎麼也睡不著。明日是他平生第一次打仗,,又是興奮又是忐忑,不知將面臨什麼。他使勁擺擺頭,深撥出一口氣,拋開雜念,長途跋涉。本來已經精疲力盡,在不養好精神,明日如何戰鬥?
次日,眾人早早起來,埋鍋造飯,吃罷後就向伏牛山開進。兩軍加起來也有上千人,氣勢大不相同。兩派泰山派在前,武夷山派在後,旗手高擎旗幡,烈烈飄動。
嶽華和王常走在最前,後面跟著嶽華之子嶽來,孫長老,王閨,王傲,後面是大隊人馬。
那嶽來是嶽華獨子,雖然年輕,身材卻已經比乃父還要高大,闊口重頤,跟他父親一樣的國字臉,丹鳳眼,虎背熊腰。背上斜揹著一根長戟。古戟用青銅和火銅製成,古樸大氣,符文遍佈元力槽縱橫光華閃耀,上面有火焰燃燒。此戟名為撼嶽戟,只有力大無窮之人才能使用。
行軍甚速,半個時辰便來到伏牛山腳下,此山乍看上去巍峨屹立,外形真如臥牛一般,葳蕤蒼鬱,山木臻荊,外山坡度甚是陡峭,難以攀登,必先找到入山的缺口在說。
於是隊伍又繞到山的東南側,才出現一道峽谷,蜿蜒河流從山中奔流而出,兩邊峰嶺層疊,林木蔥蘢。向峽谷中望去,曲折迴轉。綿延不盡,看來此山佔據的地方還真不小。
嶽華站在河道口,踏著碎石,仰觀地形,道:“怪不得常彪攻打此山,此山是南下的門戶。也是北上的屏障,山外圍陡峭,山內峰嶺甚多,我看那嶺間霧氣氤氳,元氣甚是充足,很適合修煉。”
王常道:“此山看來易守難攻不知道嶽真人可有攻山方法?”
嶽華長鬚被風吹向腦後,他邊望山勢邊道:“峽谷中適合埋伏,不能冒然進山,須得先派遣會御劍飛行之人去打探開路方可。”回頭道:“嶽來,你去前山打探,若有埋伏,全部清除,快去快回!”
嶽來拱手道:“是!”伸手並指在胸前,默唸幾句,背後的撼嶽戟沖天而起,然後落了下來,光芒流轉變幻,一會兒青銅色,一會兒火紅色。嶽華一腳踏了上去,古戟微微顫動,離地騰空而起,向峽谷中飛去。
王常也開口道:“王閨,王傲,你二人也去打探,清除伏兵,立刻回來覆命!”
二人領命,王閨駕馭一隻金環,王傲御使飛劍,冉冉起升,向峽谷中飛去。兩山倒退,河流在腳下如同玉帶。不久見嶽來在前面,二人加快速度,追上嶽來。並肩齊進。
嶽來的古戟又闊又大,比王傲和王閨的飛器都要大得多,他站在上面,傲然矗立,凜然如同天神。
王傲見嶽來形貌勝過他甚多。心中不爽,道:“嶽來師兄,你去左邊山嶺檢視,我二人去右邊檢視,如何?”語氣甚是傲慢,不容置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