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頓了一會後,孔明繼續道:“弔唁你在鄱陽,蔣幹來找你的時候,揮灑自如,雅量很高,弔唁你的才華橫溢,文韜武略,在赤壁之戰中用火攻破操,想到你當時雄姿英發,痛哭你過早的去世了,你的忠義匯聚英靈的氣息,將永垂百世,哀悼你的感情是真切的,悲愁好像腸子打了一千個結一樣,你的去世讓三軍愴然,吳主為你哀泣,朋友為你落淚,我其實也沒有很大的才幹,向你請教了一些謀略,協助東吳一起抵抗曹賊,互為犄角之勢,首尾相呼應,如果你還活著,我又有什麼憂慮呢?周瑜啊,永別了!如果你在天有靈,可以鑑別我的真心,從此我就失去了一個知音,實在是傷痛啊!”祭祀的文章讀完了,孔明趴在地上大哭起來,淚如泉湧,看起來十分傷感。
眾位將領互相交流,道:“別人都說孔明和周瑜是生死對頭,今天看到孔明祭祀的過程,恐怕並不是傳言的這樣。”
魯肅看到孔明如此悲傷,也覺得有些傷感,心裡想著:“孔明還真是一個多情的人,只是周瑜這個人的氣量過於狹窄,是自作自受啊。”
祭祀完成後,魯肅設定了宴席來款待孔明,宴席結束後,孔明就辭別離開了。
正準備下船,忽然江邊出現一個人,道袍竹冠,皂絛素履,用手抓住了孔明的胳膊,大笑道:“你氣死了周瑜,現在又來弔唁,是欺負我們東吳沒有人才麼?”
孔明連忙回頭去看那人,發現正是和自己齊名的鳳雛先生龐統。
孔明也大笑起來,兩人一起登上了船,說了一些以前的事情。
孔明留下一封書信給龐統,囑咐道:“我估計孫權肯定不會去重用你的,如果你在這邊感覺到不滿意,可以去荊州和我一起共同扶持劉備,劉備這個人十分仁厚,能夠聽取別人的建議,一定不會辜負你平生的才學。”
龐統點點頭,和孔明拜別,孔明就自己回到了荊州。
魯肅將周瑜的靈柩送到了蕪湖,孫權接過後,大哭起來,命令將其厚葬在本土,周瑜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長男循,次男胤,孫權都厚待了他們。
魯肅道:“我的才能很一般,害怕辜負了周瑜大都督的舉薦,其實我並不稱職,我可以舉薦一個人來幫助主公,這個人上通天文,下曉地理;謀略和管仲、樂毅相當,兵法可以和孫武、吳起並駕齊驅,之前周瑜也多次採用他的建議,諸葛亮對他也是十分佩服的,他現在就在江南,為什麼不重用呢?”
孫權聽後十分高興,就去詢問這個人的姓名。
魯肅道:“他就是襄陽人,姓龐,名統,字士元:道號鳳雛先生。”
孫權聽後,道:“我也是聽說這個人已經很久了,既然他在這裡,就請過來相見吧。”
於是魯肅就邀請了龐統來見孫權,施禮後,孫權看到龐統本人濃眉掀鼻,黑麵短髯,形容古怪,心裡有些不高興,便詢問道:“你平時所學的東西,主要是什麼呢?”
回道:“也沒有固定的東西,都是隨機應變的。”
孫權又詢問道:“那你的才學和周瑜相比,怎麼樣呢?”
龐統聽後笑了起來,道:“我學習的東西和周瑜不太一樣。”
孫權最倚重的是周瑜,看到龐統的口氣很大,似乎有輕視周瑜的意思,心中更加不高興,就對龐統道:“那麼你先退下吧,我有用你的時候,再來請你!”
龐統知道問題的所在,長嘆一聲就離開了。
魯肅知道後十分奇怪,詢問道:“主公為什麼不重用龐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