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瑾道:“我自從到了江東,十分慚愧沒有立下一點功勞,現在都督有事,我怎麼敢不去效力呢?”說完就上馬,然後去找自己的弟弟孔明。
孔明看到自己的哥哥來了,兩人很久沒有見面,就互相說了一些家裡的事情。
諸葛瑾忽然說道:“弟弟知道伯夷、叔齊嗎?”
孔明聽後就明白哥哥這次過來的目的了,心想這一定是周瑜派過來勸說我的。
於是回道:“他們都是古代的聖賢啊。”
諸葛瑾道:“雖然他們兩個人最後餓死在首陽山下,但是兄弟兩個人是在一個地方的,我和你是兄弟,但是我們的主公不一樣,不能每天都相見,這是十分可惜的。”
孔明微笑道:“兄長所以說的,是親情,我所守護的,是道義。我和兄長都是漢人,如今劉皇叔是漢室宗親,哥哥如果能夠離開東吳,和弟弟一起共同輔助劉皇叔,那麼就不愧是漢朝的臣子,骨肉又可以相聚,這是一個情義兩全的辦法,不知道兄長是什麼想法呢?”
諸葛瑾心想:“明明是我來說他,卻被他來說!”完全無言以對,自知理虧,就找了一個藉口離開了。
回去見了周瑜,說明了孔明的意思。
周瑜道:“你是怎麼想的呢?”
回道:“我受到了孫將軍的厚待,怎麼會去背叛他呢?”
周瑜道:“你既然衷心,就不用多說什麼了,我自然有抓住孔明的計劃。”
在太行山的某處,雨弋正看著風景,思考著雲南之行接下來的打算,忽然看到前面有個人,想著大山中有人,那必定是隱士,就有些好奇。
走到近處,雨弋看清楚了,發現那人樣貌特殊,穿著十分樸素,便詢問姓名。
那人望了一眼雨弋,道:“閣下真是貴人多忘事啊?”
雨弋在腦海中仔細回憶著這個人的細節,終於在殘留的一些記憶中搜尋到了影子,便道:“在稻香村的時候,你好像來參加過我成親。”
那人站了起來,微笑道:“看來你記憶力不錯啊!”
雨弋看到他十分神秘,詢問道:“你是這裡的隱士嗎?”
那人搖搖頭,道:“我只是一個書生,四處遊歷而已!”
“敢問姓名?”雨弋繼續追問,同時心中在思考,為什麼這個人似乎對自己恨熟悉,而自己完全不知道他是誰。
那人拜了拜,道:“我叫做司馬懿,字仲達。”
雨弋哦了一聲,詢問道:“不知道你們出來遊歷,是學習什麼內容,將來又準備去輔佐誰呢?”
司馬懿笑道:“那依你之見,以我的才能,應該去輔佐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