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表道:“那你就去新野找來劉備吧,讓他來代表一下。”蔡瑁聽後十分高興,就派人去找劉備。
劉備回到新野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心想肯定是我上次和劉表一起飲酒口無遮擋,所以就有這樣的禍患,也沒有再對其他人提過這件事。
幾天過去,忽然有使者來報,說是襄陽集會,傳達了劉表的意思。
孫乾道:“自主公匆匆回來後,就感覺到情緒低落,我想了一下,應該是荊州是事故,現在又來傳去襄陽,我認為不能輕易再去了。”
於是劉備就將這件事告訴了大家,關羽道:“兄長懷疑是自己話語的問題,劉表的性格,應該沒有責怪的意思,其他人的話,不能輕易相信,襄陽離我們這裡不遠,如果不去的話,荊州肯定會以為我們要謀反。”
劉備點點頭,道:“雲長分析的有道理。”
張飛道:“沒有好的宴席,又不是什麼很重要的事情,不如就不要去了。”
趙雲道:“我帶著馬步軍三百人一起去就是,一定能夠保證主公平安無事。”
劉備道:“這樣最好不過了。”
於是就和趙雲一起趕往襄陽,蔡瑁親自出城迎接,顯是出了謙虛的意思,隨後劉琦、劉琮帶著眾位官員出來迎接。
劉備看到兩位公子也來了,就打消了先前的顧慮,當天就請劉備臨時在客棧居住,趙雲帶著三百人貼身保護,保持必要的距離,盔甲和佩劍都不脫下來。
劉琦告訴劉備,道:“父親最近舊病犯了,不能行動,所以就派叔父來協助待客,撫慰各處的官員。”
劉備道:“我本來不應該出現在這個地方,既然是兄長的意思,我肯定會全力做好這件事情。”
第二日,有人彙報九郡四十二州的官員代表已經到齊了,蔡瑁在這之前去找了蒯越,商議道:“劉備是世之梟雄,長久的在荊州居住,以後一定會成為禍患,我們就借今天這個機會剷除他吧。”
蒯越眉頭皺起,眯起眼睛,道:“劉備現在深得民心,這樣做恐怕會失去民心啊。”
蔡瑁知道對方猶豫,便道:“這件事還請放心,我這樣做是主公暗地給我授意的。”
蒯越道:“既然是主公的意思,那就趕緊去準備吧。”
蔡瑁便說出自己的計劃,道:“我已經派我的弟弟蔡和帶著兵士把守東門峴山大路,南門外由蔡中來把守,北門外是蔡勳,只有西門沒有兵馬把守,不過那個地方地勢險要,有檀溪阻隔,即便是有千軍萬馬,也不容易突過那個地方。”
蒯越道:“我觀察到趙雲對劉備形影不離,恐怕沒有下手的機會啊。”
蔡瑁道:“我在城內埋伏五百人事先做好準備。”
蒯越點點頭,道:“可以派文聘和王威兩個將領在外廳設定一些宴會,專門宴請武將,就讓趙雲來陪,裡面我們就好辦事了。”
於是蔡瑁就採納了這個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