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弋點點頭,想著這個思路是對的,不過猛的一想,又覺得不對勁。
“你怎麼了?”
張飛忽然注意到雨弋一動不動,以為雨弋在幹什麼,連忙進行詢問。
“你大哥為什麼沒有辦法把糧草運輸到洛陽城?”
雨弋詢問道。
“自然是曹操和袁紹的緣故,我們運輸到洛陽,路途遙遠不,還會經過曹操和袁紹的地盤,他們不會讓我們安全透過的。”
關羽回答。
“關二哥得對,不過你們想到沒有,運輸糧草這件事,我們能想到,其他人都想不到嗎,我想獻帝肯定會找周邊的諸侯求助,那麼挾子的情況必然會重演的。”
雨弋推斷。
“你是曹操吧,他雖然有些狂傲,但是對漢室還是尊重的,應該不會,至於袁紹,作為四世三公,也不會幹這種事情,所以四弟多慮了。”
劉備笑著解釋道。
要是放在平時,雨弋早就去據理力爭了,不過這一次不同,因為雨弋是瞭解所有情報的,而劉備此時只知道獻帝在洛陽表面上的一些事情,得出這樣的結論也情有可原。
不過地下行動隊費用的事情雨弋開始放在心上,作為情報核心,雨弋知道費用對於他們的重要性,而光靠吳成功資助的錢財肯定是杯水車薪的,所以下一步,要想個辦法去解決,爭取每個人能夠從內心去認同這樣一個隊伍,從而減少費用消耗。
在洛陽城,太尉楊彪向獻帝啟奏,道:“現在曹操在山東,兵強馬壯,可以宣入朝廷,來輔佐王室。”
獻帝道:“我已經降下詔書,愛卿你又何必再奏呢,就派人去宣讀我的詔書就是。”
楊彪領旨告退,就派人去山東宣讀詔書,去召喚曹操。
曹操此時正好在山東,聽獻帝的車架已經安全返回到洛陽,就聚集自己的謀士一起,共同商議對這件事情的看法,荀彧進言道:“先前晉文公尊周襄王,諸侯都是服從的,漢高祖為義帝發喪,讓下的義士歸心,現在子落難了,將軍這個時候應該興起義兵,奉子來順應民生,這是一個偉大的戰略,如果不早點下手,那麼肯定會有其他諸侯搶在主公的前面。”
曹操認為荀彧分析得鞭辟入裡,於是馬上收拾兵馬,準備出發。
正好外面傳來了子的使臣,曹操也順帶接下詔書,這樣一來,去洛陽城就是名正言順了,他選擇了一個好的時間,帶著兵馬去洛陽城拜見子。
此時的洛陽是一片斷壁殘垣,基本上所有的基礎建設都毀掉了,想要修理又沒有人力物力,許多城牆都倒塌了,引起了一些傷亡。
忽然傳來了及報,是逆賊郭汜和李催帶著兵馬殺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