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貢本來就對十常侍不滿,又找尋不到幼帝和陳留王的下落,緊急之間,一刀砍下,將段珪劈成兩半,取了頭顱掛在坐騎的脖子上,派兵士四下尋找,自己則騎著馬沿著一條直路行進。
到了崔毅的莊園處,其看到了段珪的首級,便詢問情況,閔貢將事情的原委進行了說明了,崔毅馬上帶著他去見了幼帝和陳留王,閔貢蹲下身子,抱著二人,失聲痛哭。
崔毅將莊園裡僅剩下的一匹瘦馬獻給了幼帝,閔貢則和陳留王兩人共同騎著一匹馬,走出了莊園。行了不到三里的路程,就碰到了接駕的大臣,分別有司徒王允,太尉楊彪、左軍校尉淳于瓊、右軍校尉趙萌、後軍校尉鮑信、中軍校尉袁紹、衛將軍雨弋,他們派人將段珪的首級送到京城等候發落,然後換了一匹好馬給幼帝和陳留王騎坐,保護他們返還洛陽城皇宮。
車架沒有走多遠,忽然看到前面塵土飛揚,旗幟飄揚,一大隊人馬正在趕來,眾人都感到十分慌張,生怕是有亂黨起義,幼帝也受到了驚嚇。
袁紹挺槍出馬,大聲喊道:“前面過來的是什麼人?”
塵土中跑出一位將領,用責問的語氣問道:“皇帝在哪裡?”
幼帝早就快嚇得尿了褲子,哪裡還敢言語,倒是一旁的陳留王臨危不懼,回道:“你們是什麼人?”
來人正是董卓,回道:“我是西涼刺史董卓啊!”
陳留王詢問道:“你帶著這麼多的人馬,到底是要護駕,還是要劫駕的?”
董卓望了望群臣,微笑道:“我肯定是來護駕的,老臣救駕來遲,還請贖罪。”
雨弋望了董卓一眼,生怕他認出自己,到時候公報私仇,那就夠嗆了,於是專門躲在了後方。
陳留王的氣勢很足,面對董卓的人馬絲毫不懼,道:“你既然是來救駕的,為什麼天子在這裡,你還不下馬呢?”
這句話讓董卓冷汗直冒,連忙下馬,拜了拜陳留王,至始至終,陳留王都對答如流,沒有絲毫失態的地方,董卓也在這個過程中,暗暗感嘆眼前這個少年的勇氣,對於一邊的幼帝,他心中生出廢除的意思。回到皇宮中,見了何太后,災後重逢,痛苦不已,檢查了一下宮中的物件,發現唯獨不見了傳國玉璽。
董卓帶著大量兵馬駐守在洛陽城外,其權勢自然不可小覷,在先前剿賊的時候還接下過樑子,雨弋認為已經到了要離開的時候了。
於是整理了一下東西,準備連夜趕到平原去找大哥劉備。
董卓每天帶著鐵甲兵馬進城,在洛陽城的街道上橫著走,百姓都感到十分害怕,他出入皇宮,完全沒有任何禮數,似乎一切都不在他的眼裡。
後軍校尉鮑信找到了袁紹,將這個情況進行了說明,道:“董卓肯定是有不臣之心的,應該乘早除去!”
袁紹回答:“現在朝廷才剛剛穩定,實在是不適合再動搖根基了。”
鮑信又去了找了司徒王允,說明了這個情況,王允只是回答:“這件事要從長計議啊。”
鮑信見沒有一個人願意聽從自己的意見,就帶著本部的人馬,去投奔泰山方向去了。
董卓用一些金錢誘惑,招攬了何進兄弟何苗手下的大量部隊,這使得整個洛陽城的兵權幾乎全部在他一人之手,他偷偷找到李儒,說:“我越看陳留王越順眼,那個幼帝實在不是當皇帝的料子,我如果現在廢了他,立陳留王為皇帝,怎麼樣?”
“現在正好朝廷沒有一個確切當家人,如果不乘這個機會,晚了怕有其他的變數,你找個時間,在溫明園中,召集百官,然後提倡廢帝的說法,如果有反對的就馬上斬殺,那麼你在朝中的威望將會達到鼎盛。”李儒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