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一晃而過,少年已經成為了青年。當別人都沉醉在生離死別的畢業酒帶來的宿醉時,他已經前往機場。乘坐飛向A市的飛機。
A市,一座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擁有一千八百萬常駐人口的大都市。是為學子們畢業工作首選城市。
青年仰視一座三十三層的大廈,頂部有塊巨大招牌,上寫杜氏國際四個大字。杜氏國際是一個位列A市前十的集團,即使在全球,也能排進兩百強。他們業務包括黃金、航運、礦業、汽車、西裝、房地產等等領域。在網路調查中,杜氏國際也是應屆畢業生最嚮往的民營企業之一。
青年走進大堂,面對接待員注視的目光有些不自然,這位接待員工作裝的一條絲巾就可以買自己全套裝備,包括口袋裡僅存的三百多元現金。
“你好,我能幫你什麼忙?”即使面對這略微寒酸的青年,接待員沒有流露出一絲的反面情緒。這就是民營大集團的氣魄。
“你好。”青年放下旅行包,從裡面拿出一張電腦中列印出來的單子遞過去道:“我是來參加面試的。”
接待員看了一會,指引道:“左拐,一直走到底。”
“謝謝。”
“不客氣,慢走,希望我們能成為同事。”接待員微笑回答。
就算空姐也沒有遇見這麼溫柔的話語,青年當時就有不入杜門不瞑目的豪情。
一直趴在接待員面前桌子上看信件的人,挑走了幾份信件離開。接待員鞠躬道:“杜先生慢走。”目送杜先生進入電梯,接待員深出一口氣。
一個戴眼鏡,穿了西裝的男子手拿一張電腦列印單過來:“請問。”
“那邊。”接待員頭也不抬整理被杜先生弄亂的信件。
杜氏國際有點名不副實啊!男子也不說什麼,走向左邊的通道。
……
專家說大學生就業率90%以上,青年覺得應該請這些專家來看看。三個名額,竟然有一百四十個人面試。為什麼青年知道這麼清楚?因為現場有個行動式叫號機,自己編號一百四。
從現場看,這是一個草創的部門。沒有接待人員,除了兩名維持秩序的大廈保安。
一哥們驚歎:“哇,你是B大的?”
另外一哥們得意,又謙虛點頭:“你是?”
哥們回答:“劍橋,英國劍橋。”
“……”另外一哥們有點不甘心道:“聽說劍橋拿碩士很容易,我們B大就難了。我才拿了一個碩士頭銜。”
“看來確實是這樣,我倒是很輕鬆拿個博士。”
“博士?博士還應聘這單位?你最少可以去十樓。”
“是金子總會發光,但是也必須先被挖掘出來。現在我的目標進入杜氏國際,掃地都行。”
青年輕輕開啟自己畢業證看一眼,黯然神傷。這人比人,真是哭死人。靜靜聽議論,基本都是名校,再差也是二本。自己這個廢材學校的三本……話說為什麼沒有四本?自己好歹還能踩幾個墊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