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佶最近睡得很不好。
宣德門前那一幕,至今讓他銘刻在心!
仙官以白晝神光照亮宮門,行至門前,直呼讓道君皇帝出來見他,之後便消失得無影無蹤。
汴京城內有不少百姓都看到了白晝神光,一夜之間傳遍,家家戶戶掛起了燈籠恭送楚仙官。
趙佶第二日才得知這事,狠狠訓斥了梁師成等人,連忙下令宮內也掛上燈籠和各色燈具。
趙佶連續幾晚都睡不安好。
總想著宣德門前,仙官為何叫他為道君皇帝?
仙官難道不知他在城門上?
還有那李家小娘子寫的《楚仙官賦》,手持大宋史書……
“宋史!”
趙佶看著這篇文賦,對此處描寫尤為在意。
怎麼就有宋史了呢?
他趙家的大宋,如何就亡了?!
北朝契丹與大宋自檀淵之盟後,已百年未有戰事。
西夏國小民弱,不足為懼。
更何況如今契丹自顧不暇,皇帝驕奢淫逸,整日打獵以致朝政廢弛,邊軍被女真金國打得潰敗,接連丟失國土。
大宋怎麼就亡了?!
“官家。”
李彥進來稟報,稱蘇州應奉局的朱勔有事奏報。
趙佶此刻正捧著自己書寫的《楚仙官賦》反覆思索,聞言,叱喝他道:“朕已下旨停了花石綱,他還來做什麼?”
李彥慌忙把腰肢彎得更低,但想到自己才收了朱勔送的大禮,只得硬著頭皮他說一句好話:
“官家,花石綱是停了,可運進城內的那塊奇石,如今已安置到了艮嶽中,官家您下旨說不得奢靡浪費,如今這石頭既已進城了,朱勔也是遵照陛下的旨意啊!”
趙佶聽了,看著他半晌後,才嘆道:“朱勔是朕的忠臣,讓他進來吧。”
李彥心中一喜,忙退出去,召了朱勔進來。
“陛下!臣有罪!”
朱勔進入殿內,立刻下跪痛哭,雙手捧著一張羅紋箋,在趙佶喊了他後,才跪著往前,將羅紋箋呈遞上去。
趙佶拿起來看一眼,同樣是《楚仙官賦》。
這篇李侍郎家女兒寫的文賦,如今不但汴京城內人人傳抄,造成洛陽紙貴,上等好紙全都賣光了,還傳至外地,文人士子爭相傳閱。
抄寫這篇文賦,彷彿就是在禮敬楚仙官!
“起來吧。”
看到朱勔的這篇文章上的工整字跡,趙佶心情舒暢了不少,命他站起身。
朱勔再次謝罪,方才站起身,以袖拭淚道:“陛下,皆因臣的錯,臣辦事不利,才讓李侍郎上奏彈劾於臣,致使陛下被楚仙官……陛下,臣有罪!”
楚仙官賦中並沒有提到花石綱的事,是李格非奏摺中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