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為何,李建成心中卻有了疑惑。
這到底是承天命李家,還是承天命李家二郎?
李淵父子領兵進了城。
“父親!!”
一位被奴僕護送過來的十餘歲少年,朝著李淵急奔而來,哭著跪在他面前,李建成定睛細看,正是當日他與元吉從河東郡逃走時沒有帶上的五弟,李智雲。
“五郎沒事就好,你母親多有擔心你,快起來!”
李淵大喜,將兒子扶起,讓人照看著,他則是繼續騎馬進城內。
不久後,在大興城皇宮正門前,見到了年僅十二歲的代王楊侑,正領著宮內宦官焦急等候,見到他的人馬後,惶恐跪下。
“殿下請起!臣李淵來遲了!”
李淵上前扶起年幼的楊侑,讓他站著,在一眾隋朝百官及太原將士的注視下,李淵拜倒在楊侑面前:
“先皇寢疾於仁壽宮,時為太子的楊廣命東宮兵士宿衛宮殿,宮門禁止出入,先皇乃崩。其竊據天子之位,然昏庸殘暴,大興宮殿,以致百姓民不聊生,群賊四起。”
“唐,唐國公待如何?”
楊侑此時根本聽不進這些話,明晃晃的刀劍就在他眼前,身後一群宦官們瑟瑟發抖。
“臣請代王為帝!”
“我當皇帝?不不不,還是你來當吧!”
楊侑惶恐的說出這句話,李淵身後諸多將士,以及李建成盡皆單膝跪倒,高呼“:
“請大將軍入宮登基!”
李淵不從,再次請楊侑登基為帝。
楊侑看了四周一眼,只得戰戰兢兢的點頭答應,又問:“大將軍還想要什麼?”
“臣願輔佐陛下!”
“好,封大將軍為丞相!”
自命大將軍,又被封丞相的李淵,還是不滿意,但眼前代王卻不知該怎麼封他了。
正想作罷,卻有一宦官跪著上前,在代王腳邊低聲提醒:
“殿下,依內臣之見,唐國公立有大功,不如再授唐國公為大都督,總領內外諸軍事,日後殿下登基,再授唐國公假黃鉞、使持節,進封唐王!”
“都依你們,都由你們!”
楊侑連忙應下。
李淵這才滿意,站起身,讓眾人也跟著起身,再親手將那宦官扶起來,問他是什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