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免石崗夫婦覺得尷尬,長公主就同他們聊起了家常。
長公主先是問起石崗書鋪的生意,又和簡氏說起帶孩子的趣事。
一來二去,夫妻兩便覺得長公主是真的沒有架子,就漸漸地開啟了話匣子,和長公主越聊越多。
等到徐姑姑來請示晚膳擺在哪兒時,長公主正和簡氏約著去拜菩薩的事。
“就擺到後園子的涼亭裡吧!”長公主就一抬手,看向了石嫣笑,“讓廚房裡的手腳麻利點,這還有個急著要去看花燈的呢!”
石嫣聽著就臉一紅,就喃喃道:“我和襄兒姐姐約的是酉正,也沒那麼急。”
長公主聽了就笑嘻嘻地問簡氏:“是鄭國公府的那個丫頭麼?我聽說你們兩家結了親家。”
“正是鄭國公府的大小姐,”簡氏就有些不好意思,“我到如今也沒能想明白,他們怎麼會瞧上我們家。”
長公主卻是微微一笑。
京城裡的這些人家盤根錯節,大家都沾著親帶著故,恨不得都變成一根繩上的螞蚱,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或許是府裡已經出了一位皇貴妃了,鄭國公府對聯姻這種事卻看得很淡,大兒子娶的是鄭國公一個部下的女兒,二兒子婚事未定,小女兒則說給了長興侯府已經分了家的四房。
已是烈火烹油之勢,卻懂得進退,這就不由得讓長公主高看了鄭國公一眼。
“這就是緣分吧!”長公主就一臉揶揄地同簡氏道,“當年我還以為我們家的這棵鐵樹不會開花,沒想他自己不聲不響地去皇上那求了聖旨賜婚,現在小兩口還過得甜甜蜜蜜的,你能說這不叫緣分?”
簡氏就笑著表示認同地點了頭,眾人就陪著長公主去了後花園的涼亭。
今日的菜色都是徐姑姑問過石錦繡才定下的,兼顧了長公主和石家人的口味,吃得也算是主賓盡歡。
快到酉正時,徐姑姑更是在長公主的耳邊輕語了一陣,長公主便對石嫣道:“我這邊派人送你去觀花燈,到時候再由她們把你送回家去,以免你們幾個小姑娘家家的,在外面遇著了歹人。”
這一次,不光是石嫣,石崗夫婦二人也表達了自己對長公主的感激。
石嫣高高興興的離開後,石崗夫婦又陪著長公主賞了會月,吃了幾塊月餅。
待到一更鼓響起時,夫妻兩才帶著石林告辭。
石錦繡就送著他們出府。
路上,簡氏就拉了石錦繡的手,道:“之前我還擔心你會在這兒住不習慣,沒想竟是我多慮了。如今姑爺不在京城,你可得多替他在長公主跟前盡孝。”
石崗卻不喜歡聽這樣的話。
“這些哪還用得著你教?她又不是那不懂事的人,否則長公主怎麼會待你我這麼好?”石崗就同簡氏道,“所謂在孃家替婆家掙面子,在婆家要替孃家掙面子,我覺得繡姐兒就做得挺好。”
簡氏卻不滿地瞧了石崗一眼:“繡姐兒要嫁的是那普通人家,我也不會說這些,我這不是擔心長公主府規矩大,她被人輕視了去。”
“你那就是杞人憂天。”石崗就催促著簡氏早些上馬車,“遲了,坊門都要關了。”
京城的夜裡都有宵禁,雖然有花燈會,也只是把各坊關門的時間稍稍推遲了些。
簡氏只得無奈地登了車,但還是不忘囑咐石錦繡記住自己說的話。
石錦繡便一一應下,回了長公主的院子。
長公主正在同徐姑姑說著話:“他離京時,特意將她託付給我,我怎麼也要護得她周全。待她父母家人好,也是想讓她能安心,況且她的家人又都是知情懂禮之人,多來往也沒什麼壞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