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造淩氏藥王酒所需的藥材,是釀造大衍藥酒的兩倍有餘,造價自然也要高得多。
堪稱金酒!
這條‘內幕訊息’一經披露,淩氏集團和藥王酒頓時成了街頭巷尾、茶餘飯後的談資。
眾人一致認為,這麼多珍貴藥材別說用來釀酒了,就是用清水亂燉,那也是大補之物啊!
花叢老手很好奇——
藥王酒不知會補成什麼樣?
一夜七次郎?
好期待!
新娶的第十八房小妾,你近段時日不是很囂張嗎?竟然敢說老子不行?
嘿嘿,你等著!
先幾杯藥王酒下肚,再提槍上馬…不大戰三百回合,不殺得你潰不成軍,不打得你跪席求饒…老子絕不罷休!
而好酒者在期待之餘,則憂心忡忡——
藥王酒由這麼多珍貴藥材釀造而成,不知會貴成啥樣?唉,也不知我能否有那口福。
別管了,先努力賺取銀子要緊。
……
第四條訊息,藥王酒成了大淵國酒。
藥王酒尚未面世,已經風靡大淵王朝,已然產生了極為強烈的品牌效應。
一時之間,竟成了男人雄風不再者期待家庭和睦的潤滑劑,成了鞭笞酒鬼上進的催化劑…這些,倒是始料未及。
營銷手段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
據說,藥王酒這一品牌尚未正式推出,大淵國君李朝歌就帶著大內總管梅安德找上門去,迫不及待地與淩氏集團簽訂了採購協議,並親自指定藥王酒為大淵國酒。
採購量,每月六千斤。
藥王酒的價格,第一個月每斤紋銀一百銀。
此後價格如何浮動?
由市場決定。
僅大淵皇室一家,淩氏集團每月就穩穩有六十萬兩白銀入賬,如此鉅額交易,怎能不引起轟動?
由內部人士‘不小心’透露的採購協議的內容,更是讓人驚歎不已。
協議明確,大淵皇室採購的藥王酒只能自已飲用,不得轉贈他人,更不得對外出售。
但有違反,協議立止。
而且,大淵皇室非但再難從淩氏集團購得藥王酒,還得賠償淩氏集團一百萬兩銀子作為違約金。
……
協議內容一公佈,天下譁然。
淩氏集團這個新生事物,為何敢以如此強硬的態度地跟大淵皇室做生意?
好事者一番人肉之後,得出兩條結論:
一是藥王酒奇貨可居。
從大衍和南蠻兩地情況來看,藥酒確實供不應求。藥酒尚且如此搶手,藥王酒當然更是一酒難求。
二是淩氏集團背景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