郗慮舉著竹簡要念,曹無已經上來按住了他的手,笑道:“我要開府了,孔明是我的人,應該我來安排。”
諸葛亮在赤壁之戰中臨危受命,曹操對他極為重視,但知道他是曹無幕僚,並不搶奪。
這次獎賞,其實是讓孔明在尚書檯任職尚書郎,卻不需要真去報道,只是掛個資歷。
尚書郎秩祿雖低,職權卻大,並不是尚書檯最小的官職,下邊其實還有功曹,三年尚書令,就可以成為侍郎,日後升遷就有了資本。
尚書檯是荀彧管轄,和曹無關係好,又是真正鍛鍊人的地方,這是曹操最好的安排了。
郗慮也覺得合理,才想佔個封賞的功勞,誰想到曹無竟然不讓他念。
郗慮遲疑道:“丞相早有安排,並未有讓孔明離開將軍的意思。”
諸葛亮卻跨前一步道:“亮是北府將軍家臣,但聽北府將軍安排。”
對曹無的突然站出,曹操本在思索緣由,此刻見諸葛亮主動出來,不禁對諸葛亮更為欣賞。
有這種不貪功的人在曹無身邊,曹操很是放心。
有此對比,他又看了幾眼諸葛亮身後的陸遜,他知道陸遜來歷,但陸遜在江東並非大官,名聲也不顯著,曹無對這個人青睞有加,不知他有什麼本事。
陸遜明顯感覺到了曹操在看自己,定了定身子,端正站著,沒有露怯。
曹操點了點頭,又回頭對曹無道:“那小無想為孔明求什麼官職?可是我安排的低了?”
“非也。”
曹無笑道:“孔明初出茅廬,資歷尚淺,又非孝廉,直入尚書檯,怕別人議論。不如外放,但他的功勞,做縣令有餘,做太守卻不足,不如就外放做個縣令的好。”
“外放,那就不能留在北府了!”
賈詡小聲提醒。
論起來,縣令畢竟是一縣之長,比剛進尚書檯的尚書郎實權要大,但日後升遷卻比尚書郎差得遠,二十七歲的尚書郎,有機會熬到尚書令,二十七歲的縣令,卻不見得就能當上刺史。
別說賈詡了,諸葛亮本人都有點意外,他知道跟著曹無前途遠大,所以並不在乎尚書郎的官職,但外放的話,就得實打實的去上任,確實不能呆在北府了。
曹無道:“猛將必起於卒伍,丞相必發於州郡,孔明是出將入相的大才,我希望他能先從郡縣做起,也希望日後朝官,想要更進一步的,都必須得在郡縣做過長官。”
“猛將必起於卒伍,丞相必發於州郡……”
曹操咀嚼著曹無的話,頓覺就該如此,有基層的經驗,日後做官才能瞭解下邊的情況,才不會定出不切實際的策略。
他又坐了下來,拍著大腿道:“小無說的好,以後就這麼辦!”
曹無看他都要拍紅的大腿,嘴角抽了抽。
郗慮趕緊道:“孔明大才,我這便去尚書檯尋一個有缺的冀州、豫州上縣來!”
他說著就要走,顯然是不想讓這個功勞給了別人。
郗慮不是亂說的,因為鄴城在冀州,曹操又是冀州牧,現在冀州基本是曹操的大本營了。而豫州則是比較富庶的地方,離許都又近。
結果他還沒邁步,曹無又拉住了他。
“不用了,我已經選好了一個縣。”
“什麼縣?”
“都龐縣!”
“那是哪?”
所有人都目露迷茫之色,顯然誰都沒聽過這個縣的名字。
十三州有一百多郡,縣足有上千,但是在場都是經歷頗多的人,卻誰也不知這縣在哪。
大家齊齊看向曹無。
曹無道:“交州,九真郡,都龐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