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誰能面對十數萬人的死亡,還能無動於衷?
死去的靈魂,不可能歸來了。
張遼、張郃、李典、樂進、于禁、徐晃,諸夏侯曹,荊州降將文聘、蔡瑁、張允,三大謀士、眾多文官,在場眾人,無數士兵,看著那熊熊大火,感受著那蒼涼古樸的樂曲,聆聽著壯懷激烈的悼詞,紛紛湧下了英雄淚。
但是,悼詞話鋒一轉,開始列舉此戰功績。
此戰殲敵三萬餘人,攻克堅城四座,擊殺孫權麾下大將董襲、陳武,劉備麾下將領袁琳,江夏歸心,荊州克定,戰果亦是斐然。
長江天險,不再是江東鐵壁,而是益州、荊州、揚州,三家共有。
更難能可貴的是,在北府將軍曹無的強烈要求下,悼詞專門有一段,訴說江夏百姓遭災的慘況,痛斥江東軍在江夏連續作惡,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士兵當中,有不少是荊州兵,聽到這裡,四野傳來隱隱抽泣的聲音,他們已對江東軍恨之入骨。
曹操騎馬站在眾將之前,神色肅穆,自始至終,一言不發。
為將者,當無情,他的心中已只剩下了天下。
他反覆告訴自己,這是征伐天下需要付出的代價,顫抖的手才停了下來。
等到法事做完,悼詞唸完,他才縱馬轉身,面對眾將,高喝一聲:“荊州刺史趙儼何在?”
趙儼越眾而出,行個天揖道:“末將在!”
曹操騎著高頭大馬,來到他的面前,手持馬鞭,居高臨下道:“今日之戰,我軍傷亡四倍於敵軍,皆因不熟水戰,荊州交給你,一年以內,能不能給孤拉起一支橫掃長江的水師?”
眼見在救災之外,又有如此重任,但趙儼身為荊州刺史,訓練水師已是分內之事,他不僅不慌,反而很是開心,因為既然訓練水師,那必然會撥下錢糧,可解燃眉之急。
最關鍵的是,損失船隻的,也不只是曹軍,赤壁之戰,劉備水軍全軍覆沒,周瑜水軍亦是損失慘重,江東的船也沒多少了,此消彼長,訓練水軍,他是有優勢的。
曹操驅馬到他近前,用馬鞭拍了拍他的肩膀,趙儼心中欣喜,躬身拜過,目不斜視,大聲道:“能!”
“好!”
曹操再轉馬頭,等他目光不在自己身上,趙儼才對一邊的曹無投以感激的目光。
曹無勒轉馬頭,微笑點頭。
曹操再走幾步,喝道:“江夏太守文聘何在?”
文聘有傷在身,仍舊迅速跨出道:“末將在!”
“程普老兒五萬軍馬,回援南昌、柴桑,與夏口隔江對峙,在孤明年再來之前,你能不能固守江夏,讓這一方郡城,化作南方長城?”
文聘精神大震,劉表死後,劉琮歸降,他感念劉表知遇之恩,最後一個到曹營報道,但是曹操愛才,不僅不怪罪,還讓他做這江夏太守。
攻打石陽受阻,他本以為自己沒了機會,卻沒想到曹操仍舊讓他執掌江夏,守衛前線。
昨日趙儼找文聘談過,說起北府將軍曹無對他信任有加,他不知道是不是曹無從中說和,但是既然還能擔任江夏太守,他當盡心竭力,守衛一方土地。
江夏連續遭災,人口稀少,幸而有劉備從新野遷移過來的大量人口,還有未曾被破壞的夏口堅城,他有信心守住。
曹操同樣居高臨下,用馬鞭拍了拍他的肩膀。
“末將能做到!只要江東軍敢來,定教他有來無回!”
文聘抱拳作揖。
“好!”
曹操只說個好字,便打馬而去。
直到曹操走運,文聘才起身,已經認了曹操為主,忠於曹氏。
接下來,曹操又找出幾人,挨個吩咐任務。
曹植在後邊看了,見到父親拿馬鞭指人,諸將不但不覺得屈辱,反而引以為榮,這種在馬背上指點江山的感覺,實在令他嚮往。
他覺得,如果哪一天,自己也能這樣就好了。
然而餘光掃見曹無,心中卻已頗為忌憚,他是剛才看見了趙儼朝曹無獻媚的,頓覺壓力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