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中臥龍,果然厲害。
見氣氛有點尷尬,阿六找話題道:“兩位先生,我有一事不知。”
兩人同時看向阿六,阿六問:“先生既是北方來人,卻為何把天下三分這麼重要的論斷說於二糜?不怕那劉備真的按圖索驥,終成大禍麼?”
諸葛亮笑道:“那便由我來猜測一番吧。今日先生來,做出天下三分之勢,確實是有意為之。”
“哦?”
曹無耳朵一豎。
“先生告知二糜此種論斷,是為了讓那劉備熄了死戰之心。”
曹無哈哈大笑:“臥龍先生真乃神人。人若沒有退路,將士上下用命,則難以抵擋。若有了後路,而且後路可行,他劉玄德還會死戰麼?”
心中那句我主要是為了在臥龍面前裝杯,當然不會說出來。
諸葛亮也笑道:“那麼,先生更應該放過二糜及其隨從了。”
曹無看向山下,此時二糜應該還沒走到埋伏的地點。
他的心中其實是糾結的,按照諸葛亮的說法,張飛也算是二糜的隨從,也應該放過。
曹無欣賞張飛,放了他也沒什麼,但他實在不想放糜芳走。
畢竟通知劉備,只需要一個糜竺就夠了。
而糜芳……
前世,劉備起於微末,糜氏兄弟是最早追隨劉備的人。
二十五年間,糜芳隨劉備一路流亡,敗小沛,敗下邳,敗新野,敗當陽,顛沛流離,多少次陷入困境,又多少次絕境逢生,最難的時候都經歷過了。
篳路藍縷,他都在。
荊州克定,糜芳未見功績,卻憑藉姐姐的裙帶關係官居南郡太守,在荊州地位僅次於關羽。再加上哥哥糜竺受封極多,可稱恩寵無雙。
然而,在最需要他的時候,他選擇了投降。
關羽失荊州,並非因為大意,而是因為錯信了草包糜芳。
而糜芳也因此舉,自絕於人,作笑二國。
諸葛亮目光灼灼的看著曹無,曹無一番思索,面上不顯,手心卻攥出汗來。
阿六有所察覺,默默移步,站到曹無身後。
曹無斷然道:“先生高義,但我今日設伏,抓糜竺、糜芳、張飛三人,為先生所求,我可放走兩個,但必殺一人。”
糜芳這樣的人,曹無一拳打過去,並不解恨。
少年兒郎,豈可沒有衝冠一怒的熱血。
只有殺之,才可解恨。
而且曹無也想知道,殺這樣還算出名的人,是否會遇到典韋死時那樣的時間線收束。
然而還沒等曹無再說,諸葛亮打斷道:“既如此,為先生計,當殺……糜竺。”
曹無霍然站起,阿六眼睛瞪大。
諸葛亮一句話,冷汗溼透曹無背脊。
那一刻,曹無心想,諸葛臥龍,一言可斷人生死,一曲可擋百萬精兵。
三國第一文臣,名不虛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