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武並不知道各國政府的異動,但他卻有些危機感始終籠罩在心頭。
這一群角馬楊武花了三天的時間獵殺了個乾淨,體內的光點光芒更加耀眼了,可惜還不夠!
不夠沒關係,繼續獵殺,這裡就是角馬多!
所以獵殺完角馬群后,楊武繼續尋找下一個群體,不過他怕被別人發現,所以刻意的選擇難走的路徑行走,雖然安全了許多,但速度卻有些影響了。
東非大裂谷是世界大陸上最大的斷裂帶,從衛星照片上看去猶如一道巨大的傷疤。
東非大裂谷素有“地球傷疤”之稱。
當乘飛機越過浩翰的印度洋進入東非大陸的赤道上空時,從機窗向下俯視,地面上有一條碩大無比的“刀痕”呈現在眼前,這就是著名的“東非大裂谷”,亦稱“東非大峽谷”。
據美國宇宙飛船測量,大裂谷每年以幾毫米到幾十毫米的速度加寬。有科學家預言,如果按這樣的速度繼續,2億年後,它將撕裂成一個新的大洲。這條長度相當於地球周長1/6的大裂谷,氣勢宏偉,景色壯觀,是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帶,有人形象地將其稱為“地球表皮上的一條大傷痕”。
東非大裂谷的整個形狀可畫成不規則三角形,該谷寬幾十至二百公里、深達一千至二千米,裂谷的東支南起希雷河河口,經馬拉維湖,向北縱貫東非高原中部和衣索比亞高原中部,直達紅海北端,全長約五千八百公里;西支南起馬拉維湖西北端,經坦噶尼喀湖、基伍湖、蒙博託湖等,一直到蘇丹境內的白尼羅河谷,全長一千七百多公里,是世界最長的不連續谷,由探險家約翰·華特·古格里所命名。
東非大裂谷的詳細地理位置以三角形的三個點來描述的話,南點在莫三比克入海口,西北點則遠到蘇丹約旦河,北點則可進入死海。中間有相當多個湖泊、火山群。
這條大裂谷帶是一座天然儲水庫,集中了非洲大部分湖泊,總共有三十多個。
半天后,楊武來到一條縱深幾百上千米的處於肯亞範圍內的東非大裂谷帶。
楊武想了想,既然想隱蔽,那麼進入裂谷底部前行是不是一個很好的辦法?!
於是乎,他選擇了一片相對於他比較容易但還是很陡峭的地方下去。
放眼望去,下方是深不見底的深淵,在懸崖壁上,有著一塊一塊凸起的岩石可以供楊武踩踏和借力。
人說“上山容易下山難”,相對懸崖來說,這句話更對,世界上有很多徒手攀巖者敢於攀爬一個又一個陌生的峭壁,但沒有一個敢於嘗試徒手爬下峭壁!因為這個難度要比爬上來困難十倍不止!
楊武現在就在表演徒手下峭壁。
只見他伸出長達十幾厘米的鋒利的爪子抓緊岩石縫,後半身緩慢的下降,下方三米處有一塊凸起的岩石,可以供楊武落下,所以他的兩隻後爪一隻緊緊的扣住巖縫,另一隻慢慢的下降一段距離然後再扣住。
楊武的四肢全都是如此動作,可以看到他在勻速的下降。
他要比人類容易攀巖,因為他的身體很協調、靈活、敏捷,爪子鋒利可以死死地扣住巖縫,可以用的上力,不像人類還要借住鉤爪才能抓緊巖縫。
“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