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武強化過腮部,再進食感覺輕鬆多了,感覺嘴巴充滿了力量,每一口都可以撕掉一大塊肉。
他嘗試著用自己強化過的咬合力咬在河馬的骨頭上,和以前是完全兩種感受。
就比如以前吃非洲水牛的時候,也不是咬不動大骨頭,但是那卻是牙齒咬進了骨頭了,至於把骨頭咬斷撕碎,楊武是完全做不到的。
但現在不同了,他很輕鬆的咬進骨頭裡,再突然一加力!
“嗑吧!”一聲,竟然把河馬那粗壯的骨頭咬斷了!以前他竟驚歎鬣狗和鱷魚的咬合力,沒想到今天他也做到了。
楊武一刻沒停止進食,他的肚子彷彿無底洞般容納下了所有的血肉,幸虧沒人看到,不然會被嚇傻。
二十二隻河馬總共給楊武提供了154縷生命本源,加上他本來就有的17縷,總共171縷,去掉強化腮部的5縷,還剩下164縷生命本源。
果然如楊武所想,生命本源的數量達到一定程度會發生質變。
當楊武積攢的生命本源突破一百縷後,這一百縷仿若遊絲的生命本源竟然融合了。
氣體形態的生命本源融合後變成了液體般匯成一股,這一股生命本源圍繞著丹田作圓周運動。
變成液體般的生命本源後,楊武發現再次淬鍊血肉不再需要他自己運轉了,它時時刻刻的在自主淬鍊生命本源。
後面再淬鍊的一縷縷生命本源並沒有融入這一股液體生命本源裡,看來一股和一縷並不是一個單位的,這兩個單位是不相容的。
這麼一算,一股是一百縷,丹田裡還散落著六十四縷雜亂的生命本源。
這些生命本源和液體般的生命本源不同,液體生命本源自主的圍繞丹田作圓周運動,充滿了靈智。
而雜亂的氣體生命本源則一縷縷散落在丹田內一動不動。
這麼看來,液體般的生命本源比氣體般的生命本源多了著規律和自主。
生命本源由氣體化液體的轉變讓楊武看到了一些方向。
一百縷生命本源化為一股液體生命本源,那多少股液體生命本源化為固體生命本源呢?
那它們的作用呢?
楊武不知道,現在也不是探究的時候,因為太少了,早已研究沒了楊武上哪去哭去。
第二天,陽光普照,吃飽喝足的楊武帶著愉悅的心情出發了,雖然一夜並沒有睡覺,但以楊武的體質,不睡覺並不會影響他趕路。
該趕路了,這個大型河馬家族差點讓他搞滅族,因為公河馬差點被殺光,母河馬都跑到比較深的水裡了,楊武也不好捕獲,所以只好上路了。
而且楊武也滿足了,驗證了生命本源的變化,一次積攢了相當於一百多縷生命本源,已經算可以的了。
埋藏他留下的鵝卵石的地方在旅遊區,還要穿過一道隔離電網,不過距離這裡還有不近的一段距離。
楊武邁著輕快的步伐,一路前行,路上也看到了不同於旅遊區那邊的風景。
在遠處的湖面上出現了一群鸕鷀(lu ci)在水面捕食嬉戲,蕩起陣陣波紋。
鸕鷀是中到大型的海鳥。
形體最小的是侏鸕鷀,體長45厘米,體重340克。
體型最大的是弱翅鸕鷀,體長100厘米,體重5千克。
楊武看到的處於維多利亞湖上的鸕鷀是普通鸕鷀。
它們的頭、頸和羽冠呈現黑色,具紫綠色金屬光澤,並雜有白色絲狀細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