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中旬,晴朗的早晨,朝陽初露,柔和的光芒灑滿大地,微風輕浮,枯黃的牧草隨風搖曳。
旱季,不管對食草動物還是食肉動物,水源都是重中之重,它們跟隨著鳥類飛行的軌跡找到水源,不過飲水的時候要小心了,每一個不幹涸的水源都有鱷魚的存在。
尼羅鱷是非洲最大的鱷魚,是所有鱷魚種類中被人類研究最多的一種鱷魚。它們主要分佈於非洲尼羅河流域及東南部地區。另外,在馬達加斯加島也有分佈。它們會捕食羚羊、斑馬、水牛等,甚至可以獵殺河馬、獅子。
尼羅鱷的體型非常龐大,其體長在26米,最大亞種平均體長為3.7米,尼羅鱷的整個身體為橄欖綠色至啡色,有黑色的斑點及網狀花紋。
尼羅鱷第四齒由上顎的V字形凹陷中向外面突出。有5枚前頜齒,1314枚上頜齒,1415枚頜齒,其總數為6468枚。尼羅鱷非常強壯,尾巴強而有力,有助於游泳。成年尼羅鱷的體重2251000公斤。
幼體尼羅鱷呈深黃褐色,身體和尾部有明顯的橫帶紋.成年後橫帶紋的顏色變淡。
尼羅鱷的軀幹背面有堅固的厚鱗甲68縱列;四肢的外側有鋸齒緣,趾間有蹼。
尼羅鱷有很強的環境適應能力,在湖泊、河流、淡水沼澤、鹽水區域都可以生存。它們通常用嘴部和腳來挖洞穴從而修改棲息習慣來躲避生存條件不利。
尼羅鱷喜歡在水中生活,但非洲很多地區有旱季和雨季之分。一到旱季,就會有大量動物因缺水而死亡。為了躲避這種不利的生存條件,尼羅鱷常常用嘴和腳在河岸上挖掘洞穴。旱季期間,尼羅鱷就躲藏於地底之下,一直到下一個雨季來臨為止。
楊武離開獅群之後,花了一週的時間沿著獅群的領地巡視了一圈,他聞到了獅父留下的氣味,他並沒有破壞這些擁有氣味的地方。
因為這可以警示其他流浪雄獅,這些氣味存在著獅王的身體資訊,獅父很強壯和年輕,氣味的存在讓一般的流浪雄獅不敢輕易踏足獅群的領地。
巡視完領地,沒有發現有什麼威脅,楊武心底的大石頭也落了地,終於可以安心的去驗證他的推測了。
楊武推測,如果這裡是非洲大草原,那這邊就一定是塞倫蓋蒂大草原!因為只有這裡是每年的十一月至次年五月是雨季。
那麼如果這裡是塞倫蓋蒂大草原的話,西北方是維多利亞湖,楊武要去看看,如果是,那就對了,猜測沒錯,楊武就有機會見到自己的爸媽了。
“一定要想辦法聯絡到爸媽!”楊武心裡暗暗下決心。
維多利亞湖位於東非高原,1860年至1863年英國探險家約翰·漢寧·斯皮克和格蘭特到此處調查尼羅河的源頭時,以英國女王維多利亞的名字命名該湖泊。
湖泊介於東非大裂谷及其西支之間,居裂谷間淺寬盆地的北部,湖盆是由於地面凹陷而形成的,所以維多利亞湖的成因與東非高原上的其它大湖是完全不同的。
維多利亞湖位於東非高原上,位於非洲中東部,該湖大部分在坦尚尼亞和烏干達境內,是烏干達、坦尚尼亞與肯亞三國的界湖。是眾多人公認的世界上最美的地方,是非洲最大的淡水湖。
赤道橫貫北部,由凹陷盆地形成。面積69484平方公里,為僅次於北美蘇必利爾湖的世界第二大淡水湖。湖域呈不規則四邊形,南北最長337公里,東西最寬240公里,湖岸線長逾3220公里,海拔1134米,平均水深40米,已知最大深度82米。
維多利亞湖有200多種魚類,湖裡盛產鱸魚和羅非魚。以羅非魚(又名吳郭魚)屬最具經濟價值。
卡蓋拉河是注入該湖最大與最重要的河流,在南緯1度的北面注入湖的西側。另一條從西側注入維多利亞湖的著名河流是卡蓋拉河北邊的卡唐加河。該湖唯一的出口是維多利亞尼羅河,從北岸流出。
由於在烏干達金賈的維多利亞尼羅河上興建歐文瀑布水壩,使維多利亞湖水位逐漸提高的計劃於1954年完成。這座水壩提供大量電力,並使該湖成為大水庫。
湖岸四周景觀多變。西南岸有90公尺(300尺高的懸崖,往西岸退為紙莎草與安巴奇樹沼澤區,屬卡蓋拉河三角洲。北岸曲折多彎但平坦光禿,有一條狹長水道通卡韋朗多灣,該灣平均寬約25公里,向東延伸64公里到肯亞基蘇木。烏干達的坎帕拉與恩德比位於北岸。東南角有斯皮克灣,西南角是艾敏帕夏灣。
眾多島嶼以斯皮克灣北面的烏凱雷韋島最大,島上有高出湖面200公尺(650尺、長滿樹木的丘陵。西北角有塞西群島的62個島,一些島風景優美。
維多利亞湖中多島嶼群和暗礁,島嶼面積近6000平方公里,其中以烏凱雷韋島最大,高出湖面200米,島上人口稠密,長滿樹木。西南岸有90米高的懸崖,北岸平坦而光禿。湖岸線曲折,岸線逾7,000公里,多優良港灣。集水面積約20萬平方公里。常年有卡蓋拉河、馬拉河等眾多河流注入其中,湖水唯一出口是北岸的維多利亞尼羅河,在那裡形成裡本瀑布,排水量每秒達600立方米,著名的尼羅河支流白尼羅河就發源於此。巨大的水體對沿湖地區的氣候起顯著調節作用,湖區多雷雨,並在大氣下層盛行偏東氣流的推動下影響湖西岸,使之成為東非著名多雨區。坦尚尼亞、烏干達和肯亞這三個國家的工業仍處於起步階段,湖水沒有受到工業汙染。這裡差不多每天都是頭上藍天白雲,湖裡碧波盪漾,沿岸地區草木繁茂,百花盛開,空氣清新。
楊武沿著記憶中的方向前進著,現在他已經有百分之九十的可能知道自己在哪了,這次去驗證也只是打消那百分之十的不可能。
這裡距離維多利亞湖也就幾百公里,對楊武來說並不怎麼遠,究竟路上會遇見什麼樣的風景,穿越多少獅群的領地,他並不怎麼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