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服?
秦皇曆三十六年的嬴政已是49歲,痴迷長生不老到了根深蒂固的境地。
何況諸子百家被李斯弄出一個焚書坑儒,害的四處逃竄躲避。
有心之人趁機四處惑亂民眾,此時的大秦帝國已經初見內亂端倪,這個任務難啊……
兩相比較之下,李裕想到始皇帝出巡的路線圖,當即招呼趙雲騎馬疾行,直奔雲夢山。
雲夢山是哪?
有什麼隱秘?
以李裕的猜測,大機率因為丞相李斯,以及李斯的老師荀卿(荀子有可能在雲夢山中隱居。
李斯輔佐嬴政多年,不得荀子面見,但行尊師之儀不為過吧。
嬴政深知其中道道,自然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李裕二人行至半途,只見官道上一黃衣青年騎馬而行,腰間揣一柄摺扇,馬側掛著一個黃皮酒葫。
散發披肩,悠哉悠哉~
李裕走近觀之,便見得這人貌若女子,面帶陰柔之色。
再觀其形,李裕一驚……
偏偏是男兒身?
黃衣青年看到有人驅馬同行,思索片刻,面帶和善之色問道:“二位兄臺何去?”
聽得黃衣少年語氣盡顯沉穩,李裕笑了笑,拱手回道:“我二人前往雲夢山看景。”
黃衣少年先是一愣,九月看景?
隨即一笑,搖了搖頭道:“不然,我觀這位白衣小兄弟背伏長兵,腰攜寶劍,定然是一位行武的高手。
再觀兄臺手無一物,卻又先行半馬,必是小兄弟的兄長或是主家,不知子房可有說對。”
子房……
初漢三傑?
謀聖張良?
厲害了我的系統……
“原來是子房兄,子房兄慧眼識人,幸會幸會,”李裕驚訝的說道。
張良神色流轉,輕輕說道:“哪裡哪裡,不知小兄如何稱呼。”
李裕哪能不知張良在想什麼,諸如是:這種事情只要有口能言,有眼善鑑就行。
既然張良看出二人行裝打扮,又戳破謊言。
李裕反而不急著表露身份,笑道:“子房兄悠哉於這官道旁行馬,莫不是在享受人生?”
見李裕反問,張良搖了搖頭,欲要開口。
李裕見狀,又道:“見子房兄於路邊走馬觀花,腰間掛酒,想必是心中苦悶,我觀你面色無異,是否心中藏著秘密啊。”
李裕口吻生花,又把神棍的特質發揮了出來,心中篤定張良此行為始皇帝而來。
張良心中一驚,這俊秀少年語氣中帶著篤定,眼神中帶著自信。
只看我面相就知道我有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