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來之後趁著楊玉去做飯的工夫,他苦著臉和吳防寒商議:“老謝啊,你這腿怎麼樣了?我不想再跟她了,換你行不可能?”
吳防寒聽他說完事兒委曲也笑了,道:“楊女士不是傻,是太信賴將軍了。這便是將軍的魅力。”
楊緞令撇撇嘴,鄙夷地看著他:“老謝你這個馬屁精!”
將戎衣慘哄人家女士,還美意圖說什麼魅力。
想想他這個堂侄女,也真是有點慘。
楊玉並不曉得他們的心思,重要地計劃著開業需要的貨品。
除了自制的,她也從南北販子手中進貨,計劃賣的全都是高階貨。
如此遙遠人家比較,才會察覺她自制的不減色乃至更好。
胭脂鋪子,賺的便是貴婦和朋友們閨秀的錢,一定得做得宏偉上。
期間衛三郎的夫人,楊夫人派人來請她上門做客。
楊玉收到請柬驚奇萬分:“她怎麼還留在京城呢?不是回京城探望祖母嗎?”
“留在京城沒走。”楊緞令道,“衛三郎連續和我們來往密切,我陪著你來往還去,不留意到你才有疑問呢。”
“那……我能不去嗎?”
沒辦法,她慫,有社恐,不想出去。
楊緞令恨鐵不可能鋼道:“你怕什麼?有將軍給你撐腰,誰都不必怕!”
給秦謝舟惹的困擾還不曉得怎麼處理呢!
桑嬤嬤對她百般看眼,莫非楊夫人身邊的嬤嬤便能看她順眼?
在看待病人這件事兒上,她素來是推行天職時盡心盡力,過後則儘量以免私人感情層面的接洽。
楊緞令勸她:“你或是去吧,早晚都要適應。衛三郎和我們干係算不錯的,去他貴寓沒有那麼憂愁。”
楊玉或是回絕了帖子。
結果第二天,第三天,險些每天楊夫人都讓人送帖子來。
盛意難卻,楊玉只得應下,帶著來喜和楊子陌去了衛府。
衛家在京城有一處很大的宅子,聽說是前朝王爺的王府,這是建國伊始先祖皇上對衛家祖上的封賞。
衛家祖宗戰功赫赫,卻激流勇退,選定了退守邊陲。
便使如此,衛家也從來有家屬留在京城,動聽的沒有說,便是做人質。
到了衛三郎這輩仍然如此,因此衛三郎在京城長大,和秦謝舟才會熟識。
衛三郎直到十六歲,獲得先皇批准,才去了南方。
衛府繁花錦簇,假山嶙峋,活水潺潺,雕樑畫棟,人間繁華景。
楊玉瀏覽之餘,倒也沒有多震悚,前世如此的地方都成了景點,她也沒少看。
出乎預料的是,楊夫人親身出來迎她。
楊玉屈匍匐禮,卻被她一把扶住。
楊夫人笑著嗔怪道:“非得我請個七八次才來,讓我瞧瞧你多大的架子。”
她說這話的時候是笑著的,口親暱,像兩人是密切無間的閨蜜一般。
楊玉有些不測,笑盈盈地和她酬酢,內心卻想著,看起來,秦謝舟地位不低。
她可沒有腦子發燒,覺得楊夫人這般是因為自己長得可愛可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