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水千山總是情是86年引進的內地,決戰玄武門,****等幾部更是播出的晚了.而且輸出數量無限也是遠少於亞視,只有幾十部而已.
所以,這時候內地觀眾看到的更多的是亞視的劇集,到了九十年代之後無線才把亞視壓了下去.
也是沒辦法,誰讓亞視底蘊終究比無線差了那麼多呢.
但亞視在示好內地上那絕對是積極的,遠比無線積極.就前不久的亞姐港姐選美就能看出來.
亞視為了示好,所有佳麗全挖出了她們的祖籍,反正不管有的沒的,編也編出了祖籍.
那一個個的祖籍介紹不啻於給那些不清楚內地城市地名的香港人科普了一下,也給那些知道的老香港人回憶了一下.
而反之的無線呢,要不是喬峰挖來了翁虹當了港姐冠軍,那基本就是什麼都沒做了.
喬峰覺得有必要和邵誼夫說說,關於國內這塊,無線有必要積極一點,主動一點.
就算目前電視劇輸入內地賺不到什麼錢,起碼能讓內地觀眾多多熟悉一下無線的明星不是,等以後內地市場起來了,而內地的電視劇還沒發展起來的時候,也好儘可能的佔先機佔領市場不是.
想到就幹,吃過飯之後喬峰就給邵誼夫去了電話.一番深入討論之後,邵誼夫認同了喬峰對國內電視產業前景的預測.並且馬上就安排人挑選適合輸入內地的電視劇.
無線也是往內地輸入過好多部電視劇了,所以對於內地的稽核也是比較瞭解的,自然也知道什麼樣的劇集容易過審,容易被內地引進.
香港那邊在準備,喬峰這邊也沒閒著.
本來研討會喬峰是就準備參加一上午的,可是因為以後可能要多和內地的電視部門打交道.聊齋研討會這麼多國家文化部門還有各省電視臺的人參加,這麼好打交道混臉熟的機會自然是不能放棄了.
於是,之後幾天的研討會喬峰也都打起精神帶著陳紅去參加了.
研討會喬峰參加的百無聊賴,但討論一結束,大家自由交流的時候喬峰就來了精神.這個臺長,那個主任的幾天下來認識了幾十個.
有不少還都有了合作意向.
香港的電視劇雖然國內普通人看過的沒幾部,但對於電視臺這些領導,總有很多機會了解,看過港臺以及外國許多劇集的.
畢竟,改革了,要睜開眼看世界的嘛.
對於香港的好劇,內地電視臺還是需要的,當然價格要合適才會需要.
不過,既然是著眼於未來的,那價格對於喬峰和邵誼夫這兩位大老闆達成一致的無線自然不會是問題.
白菜價嘛.
除了參加研討會,喬峰還透過新華社分社還有港臺辦的人和文化部以及廣電的頭頭碰了個頭商談電視劇引進的事項.
而就在喬峰忙著見天的見人開會商談的時候,他突然得到了一個來自美國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