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其餘來的外國學員,就沒有必要上場了,只需要派出一位學員代表即可。
“請稍等一下!”
但是,克薇兒卻是含笑的阻止了他。
主持人的話語戛然一止,疑惑的看向克薇兒,將麥克風放下,小聲交談。
眾人皆是一愣。
“發生什麼事情了?”
“還有什麼變故不成?”
不少人小聲討論著。
不過很快,臺上的主持人便是點了點頭,再度拿起了麥克風:“接下來克薇兒小姐將再彈奏一首鋼琴曲!”
“G大調圓舞曲!”
主持人也不是傻子,自然看出了眾人的擔憂,笑著道:“大家請放心!”
“除去增添了首彈奏曲之外,接下來的流程不會變動。”
“蘇門卡列大師也會上場的!”
眾人這才鬆了一口氣,隨後便是微微點頭。
克薇兒的彈奏水平很高,讓人驚豔。
她要再度彈奏一首,眾人也很期待。
不少男生更是有些興奮且激動,認為這種機會難得稀少。
“這是一首四手聯彈的鋼琴曲!”主持人接著道。
觀眾們神色一愣:“四手聯彈?”
這種彈奏方式他們自然知曉。
實際上,在平時的練習中,導師都會坐在一旁指導。
某種角度,也算是一種“四手聯彈”了。
四手聯彈對培養學生的音樂表現能力極有幫助,因為其形式是兩個人共同完成。
而聲音乃是情感的載體,在共同合作時,雙方都必須做到神情專注、情緒積極,在合作時候,雙方的情緒如何也極易被對方覺察。
因此,極其考驗功底。
如果雙方在彈奏時有一方理解不當,破壞了表現力,那會相當出戏。
包括各種力道、節奏的掌握,也是如此。
或許普通人很難察覺出來這種出戏感。
但在場的絕大多數人,可都是從小聽著節拍器長大的,對這些是相當敏感的。
讓觀眾們好奇的是,誰和克薇兒共同彈奏?
那意味著,水平不能差距過大。
“難道是幾位大師級的導師?”
“還是說中央音樂學院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