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興起之前,官員的任免大多是要靠舉薦推選的。而作為舉薦人,所舉薦者的表現會與他的政績掛鉤。
簡單來說,郭孝恪若是表現完美,李績的功勞簿上何以記上一筆功勞;反之,則李績亦要受到連帶責任。
舉薦完就沒事了?
想得美!
李世民將李績提拔進政事堂,目的就是為了讓他牽制士族門閥的勢力,但李績卻不想得罪士族門閥,只是一味的和稀泥,這自然引起了李世民的不滿。
這次他推薦的郭孝恪又在西域捅了這麼大的婁子,自然引起了李世民更大的不滿。
迎著李世民那憤怒的目光,李績亦是滿嘴苦澀,郭孝恪怎麼說也是一位征戰沙場的宿將,誰能料到一旦到了西域便如馬放南山,再也不受控制所以才導致這些事情的發生?
“陛下,微臣知罪,不敢推卸責任。只是眼下還當儘快拿出一個章程,西域之變如何應對?”李績滿臉羞愧道。
李世民怒哼一聲:“如何應對?自然是血債血償!”
“陛下,萬萬不可!”
房玄齡趕緊出言勸阻。
隨著絲綢之路的興盛,給朝廷帶來的財賦也越來越多,這就是一條黃金通道啊!
嚐到甜頭的房玄齡,自然不願意放棄這條穩定的財源。
為了保護這條黃金通道的暢通,首要任務就是要維護西域的安定。
殺戮是從來都不能得到真正和平的,這一點房玄齡無比清楚,就算十萬大軍挺進西域覆滅龜茲、焉耆等國,亦不過是飲鴆止渴。
那裡到底是西域,是胡人的地盤,用不了幾年便會休養生息、捲土重來!
李世民面色一沉,瞪著房玄齡道:“為何不可?龜茲、焉耆等國膽敢藐視大唐天威,若是不能以牙還牙以血還血,異日還有誰願意臣服大唐?”
房玄齡苦心勸道:“陛下三思!西域諸國所謀求的不過是利益,依附於大唐還是投靠於突厥並無實質區分,無非是誰給的利益多一些而已。
原本帝國對於西域的葡萄釀和羊毛政策依然拉攏了大部分西域胡族的依附,只不過是由於郭孝恪一意孤行視朝廷之國策於不顧,方才導致大批豢養山羊和栽植葡萄的部族失望不滿,從而被突厥有隙可乘挑撥離間。
依老臣之間,只需派遣一名老成持重的將帥重啟葡萄釀和‘剪羊毛’的計劃,定然收服大量西域民心,而後方可擊退匈奴。
若是單純的以戰止戰,恐怕會激起西域胡人同仇敵愾之心,適得其反!”
這所謂的“剪羊毛計劃”,自然是李恪為李世民出的主意。
所謂的“剪羊毛計劃”就是以利益驅使,讓西域人放棄放馬和種糧食而改為放羊,久而久之,西域只會越來越依賴大唐,以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
李恪出這主意除了政·治目的,還存在一定的私心在裡面,漢王府旗下有幾家大型的羊毛加工廠,所以他需要大量的羊毛,才極力促成此計劃。
雖然李恪存在私心,但“剪羊毛”計劃確實能夠完美的收服西域各族人心,只要操作得當,好不了幾年,西域將徹底臣服在大唐的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