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如此英明神武的蓋世帝王,身上的汙點也不少。
最大的汙點無非兩個,一個便是殺兄弒弟造反奪取皇位,另一個便是他有兩個兒子造他這老子的反。
熟讀歷史的都知道,這兩個造他反的兒子便是長子李承乾和五子李佑。
大家不免好奇,當皇帝當得如此成功的李世民為什麼會有兒子造他反呢?而且不是一個兒子造他的反,而是有二個兒子造他的反。
這其實是李世民自己作的,李世民在做父親這個問題是極不到位的,畢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而這一切都歸結於,李世民所做的兩件荒唐事。
第一,想讓嫡長子繼承皇位,卻又偏愛嫡次子。
李世民雖然飽受封建制度的折磨,卻沒有將這種壞制度廢除,反而發揚光大了嫡長子繼承製。
他對和皇后所生的兒子,十分疼愛,他們的第一個兒子叫李承乾。只聽這個名字,就知道李世民對這個兒子的期望。
李承乾在很小的時候就被封為太子,享受著無數的榮光富貴,也享受著無盡的權力與尊重。
這一切都是因為他的身份,為了培養他,李世民還讓最信任的大臣去教導他。
當然,李承乾也很努力,他在做好父親的兒子的同時,也做好了父親的幫手這個角色。
在李淵去世的這段時間裡,李世民沒有時間處理政務,於是將手裡的政務都交給李承乾處理。
他本來很擔心,小小年紀的李承乾能否擔起如此重任,然而,李承乾的表現卻讓他很滿意。
這個時候的李承乾非常勤勞,而且也能夠按照李世民的指示辦事。
按理說,有一位如此優秀的太子他就應該一如既往的用心培養,但李世民不知是發了什麼瘋,他偏不,反而毫無節制的去寵愛嫡次子魏王李泰,李承乾自然心中不忿。
由於長期的不忿,外加對他極為疼愛的長孫皇后去世,李承乾便像變了一個人一樣,他不再受制於李世民,開始嫉妒身邊的兄弟。
他不滿李世民為何對他的親弟弟李泰如此偏愛,李泰也是嫡子,只是比李承乾小一點,所以才沒能當上太子。
但是,李世民對他的太過於寵愛,在李泰八歲的時候,就封了他職務,而且還掌握著兵權。
說到這裡,有人會發現這個情況很熟悉,是不是有點類似於當時的李世民?
其實,李承乾也是這樣想的,他覺得李世民對於李泰的疼愛已經超過了他。
並且李泰還掌握著兵權,而自己只是在處理政務,若是李泰像李世民一樣兵變了,那自己豈不是束手無策?
想到這裡,李承乾便決定先下手為強,逼李世民退位,但是他太高估了自己的實力,也太低估了他父親的能力。
還沒等李承乾發動兵變,李世民便發現了他的所作所為,直接將他貶為了普通百姓,這輩子都不可能再當皇帝了。
只能說,李世民不僅沒有防止自己的故事再次上演,甚至讓兒子們重蹈覆轍,可謂是一場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