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偏偏太子李承乾是個相對綿軟敦厚的性格,這難免就令李世民有些看不上。
再加上李泰從中作梗,步步相逼,李承乾承受不了壓力,做了很多錯事,令父皇對自己這位太子大哥失望之極了,才有了易儲的心思。
“不?父皇就是厭惡孤?無論本宮如何做,父皇對孤從來沒有一點笑臉,讓孤感受不到一點父愛,自從母后仙逝後,孤就沒有過個一天好日子。
但父皇對青雀對你卻截然相反,時常在本宮面前誇獎你們,貶低孤,老三,你說,你們對父皇到底灌了什麼迷魂湯,為何父皇如此親近你們而疏遠本宮?”李承乾指著李恪的鼻子罵道。
李恪聽聞也怒了,你特麼都當上太子了,還七個不平八個不憤的,老子連競爭太子的資格都沒有,老子該向誰說理去?
李恪怒火中燒,順手一杯酒就潑在了李承乾的臉上,大罵道:“你特麼自己做的那些屁事自己不清楚嗎?寵幸男寵,引突厥人入宮,這特麼是一個太子該乾的事嗎?做出如此荒唐事,還想父皇喜歡你,你特麼配嗎?”
“你以為這些事都是本宮願意做的嗎?父皇的訓斥,老四和你的步步緊逼,孤的壓力太大了,只有忘乎所以盡情嬉戲的時候,才能找到一點心靈的慰藉。”李承乾大吼道。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如果這麼一點壓力都承受不了,你特麼的還當什麼太子,與其這樣,不如把太子之位讓給青雀,不然你將來就算勉強成為皇帝,也只會禍國殃民,遺臭萬年…”李恪無情的諷刺道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欲戴其冠,必承其重…”李承乾嘴裡不停的呢喃著這句話。
李恪這無意之中的一句話,好像讓李承乾醍醐灌頂一般。
李承乾心頭狂跳,千古以降,這個道理有無數的先哲聖賢闡述過,卻從未有人想三弟說得這般透徹,這般一針見血!
李承乾穩住心神,眼前彷彿有一片迷霧被狂風吹散,豁然開朗!他舉起酒杯,恭恭敬敬的對李恪敬酒:“欲戴其冠,必承其重,三弟此言鞭辟入裡,振聾發聵,讓為兄幡然醒悟,感謝三弟的警世格言,從此以後,本宮將戒驕戒躁,做一個勤政愛民的好太子。”
李恪聽聞徹底愣住了,這特麼的不會是把這貨給點醒了吧!
如果這貨幡然醒悟,不和父皇硬鋼了,也不犯錯了,他還有機會榮登大寶嗎?
想到此處,李恪只覺手腳冰涼,後面之事他如同在夢遊,最後怎麼回府的都不知道。
更令李恪沒想到的是,在他剛離開東宮,李君羨就把他與李承乾的對話一字不落的告訴了李世民。
太極宮。
李世民身穿明黃色的團龍袍,負手而立,站在窗前憑窗遠眺。
透過窗戶,將外面的晚霞一絲不漏的落在皇帝的眼中。
夕陽西下,落霞滿天,把皇宮映襯得更加金碧輝煌。
“啟稟陛下,李君羨將軍有事求見!”李順輕聲道。
“讓他進來吧!”李世民道。
須臾,李君羨便來到了太極殿。
“微臣李君羨拜見陛下!”李君羨恭身拱手道。
“漢王離開了嗎?”李世民問道。
“已經離開了…”李君羨如實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