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書左僕射房玄齡、中書左侍郎顏師古、兵部尚書李績尊崇禮法,都偏向李承乾…
禮法有云:有嫡立嫡,無嫡立長,李承乾既是嫡子又是長子,他們不支援他支援誰?
還有吏部尚書侯君集也和李承乾關係要好,歷史上侯君集私吞高昌國財產被貶後也投靠了李承乾。
從這不難看出太子黨已經控制了整個尚書省、整個中書省、半個門下省,還控制了兵部、吏部,勢力不可謂不強。
而李泰的魏王黨同樣不可小覷,控制了工部、刑部外加半個御史臺,還有他的老師尚書左丞王珪這次很有可能升為中書令,掌控中書省。
當然王珪是李恪安插在李泰身邊的暗棋,其實相比李泰的魏王黨,李恪的漢王黨更有實力。
李恪明面上實力就有中書舍人岑文字、大理寺卿孫伏伽、少卿狄知遜。
御史大夫溫彥博和禮部尚書溫大有兩兄弟對他也極有好感…
漢王黨的暗棋還有門下省侍中魏徵、戶部尚書馬周和尚書左丞王珪。
其實漢王黨的實力與太子黨都不相上下,但李恪太奸詐,大部分實力都埋藏在暗處,表面看起來實力最弱,人畜無害。
至於李佑的楚王黨是完全可以忽略不計的存在,最能打的也就是個工部侍郎薛大鼎…
即便如此李恪也沒有放鬆對李佑的監視,這可是一位敢造李二反的猛人,萬一他那天頭鐵派人來刺殺李恪呢?
一不小心有可能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奪嫡之爭就有這麼殘酷,由不得李恪不小心小心再小心。
……
想要成為唐朝相國,要具備兩個條件,其一是重臣,這代表著資歷。
其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那個人必須代表一方勢力的利益,只有這樣才能服眾。
綜合考量,顏師古留下的相位也就只有尚書左丞王珪、中書舍人岑文字、黃書侍郎褚遂良和御史大夫溫彥博這四人有資格爭取。
王珪出生太原王氏,隋文帝開皇十三年便入召秘書內省,擔任太常治禮郎。
歷經隋文帝、隋煬帝、唐高祖以及現在的貞觀天子,而且在貞觀朝已經擔任過門下省侍中,不過因一點小事被李世民貶為了尚書左丞。
王珪有資歷、有威望、有能力,背後還有魏王黨的支援,是這次中書令最有力的競爭者。
褚遂良出生出身河南褚氏,博學多才,精通文史,在門下省任職多年,同樣有有資歷、有威望、有能力,背後還有李承乾、長孫無忌等人的大力支援。
岑文字雖然出生一般,但他聰慧敏捷,博通經史,在中書省任職多年,工作勤勤懇懇,一絲不苟,深受李世民的信任,同樣有資歷、有威望、有能力,背後更有李恪的支援。
溫彥博出身太原溫氏,是四人中資格最老的,是跟長孫無忌、褚遂良父親一輩的人物,為官多年,幾經沉浮,現在如果榮升為中書令,誰也無話可說,唯一的缺點就是年齡有點大,不知道身體能不能支撐得住。
……
東宮,書房。
李承乾、長孫無忌、于志寧、褚遂良、杜荷、趙節、李安儼依次而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