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靖的徒弟中,唯有蘇定方完美繼承了李靖的衣缽。
蘇定方何許人也?他是保衛家鄉、先登陷陣的少年豪傑,是開疆拓土、老當益壯的一代名將;他是征戰突厥,開疆拓土的前鋒,亦是唐高宗朝中傑出統帥;他是竇建德、劉黑闥舊部,天下安定後,又成為拱衛國土、平定四方的大唐軍魂;他在演義中是受人唾罵的大反派,可以說是被後世通俗小說、評書和戲劇歪曲形象最嚴重的歷史人物之一。
但是在中國歷史上,卻又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
一生馳騁疆場數十年,北擊頡利,西滅突厥,東平百濟,南鎮吐蕃,縱橫萬里,“前後滅三國,皆生擒其主”,西域諸國震懾降服。
這就是大唐軍魂!
作為後世子孫,仰慕盛唐之雄霸氣魄、掃蕩六合,又怎能、怎敢不對蘇定方“三生有幸”?
李靖、李績、蘇定方、薛仁貴……這些才是智勇雙全的真正名將!
而且蘇定方最為難得一點的是他的忠義,當軍神李靖功高震主,伸受李世民的忌憚。
為了避嫌,李靖卸去官職、交割軍權,深居簡出遊離於中樞之外。作為李靖最得力的心腹愛將,蘇定方自然跟著吃瓜落,受到排擠是必然的。
可是任誰都看得明白,皇帝忌憚的只是李靖的軍功,卻不會真的對李靖怎麼樣。蘇定方只需轉投陣營,便立即能得到陛下的重用。
可他偏偏死心眼兒,就認準了李靖,搞得李靖又是感動又是慚愧……
否則,貞觀四年便已是左武候中郎將的蘇定方,這麼多年來何以只是轉任右衛中郎將,卻未曾高升半步?
直到李靖仙逝,唐朝進入高宗時期,蘇定方才再次受到中用。
蘇定方的忠義也是李恪最為看著的,這一世李恪與蘇定方相較於微末,並對他有知遇之恩,相信對方會至死不渝的追隨自己。
有其師必有其徒,李靖培養出了名將蘇定方,而蘇定方也培養出了名將裴行儉。
裴行儉,字守約,絳州聞喜縣人,隋朝左光祿大夫裴仁基次子。
歷史上,這位也是充滿了傳奇色彩。
此人非但身兼禮部尚書和右衛大將軍這文武官職當中的一等顯要,更威震西域大破突厥,計俘叛亂的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匐延都支,將吏於碎葉城為他立碑紀功。
最厲害的當屬這人識人用人的眼光……
明末彭孫貽說:行儉知人善行,雅量藻鑑,凡所賞技皆為名將。
何有此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