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羨,具體說說這勒石記功之事…”李世民不怒自威道。
“啟稟陛下,漢王殿下最開始是鼓勵那些世家大族主動捐款捐糧,甚至還特意邀請他們在逍遙居飽餐了一頓。”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吃飽喝足後,各族族長便紛紛承諾會竭盡全力捐款捐糧,幫助漢王救治災民,沒想到轉眼間這些傢伙就不認賬,捐款捐糧更是扣扣搜搜,敷衍了事,捐款最多的杜家也不過三百貫,像崔家、楊家、元家、盧家、王家這些大家族多則一百來貫,少則才幾十貫,聽說把漢王氣得夠嗆,漢王被逼得沒辦法,才想出這麼一個勒石記功的辦法。”
“別說,這辦法還真有用,勒石記功一公佈,這些大家族便爭先恐後、絡繹不絕的往漢王府送糧送錢,差點沒把漢王府的門檻踏破!”李順一臉微笑道。
李順本以為自己說這些會讓李世民心情愉悅,沒想到對方卻面露陰沉,一臉的不開心。
李君羨忐忑的問道:“陛下,現在這些世家大族都紛紛捐款捐糧,你還不滿意嗎?”
“你認為朕應該滿意嗎?這些世家大族是心甘情願的捐款捐糧嗎?他們是為了保住自己家族的名聲才迫不得已向恪兒施出援助之手的,這些世家大族表面上憂國憂民,滿口仁義道德,其實不過是一群自私自利,只為家族利益,沒有國家大義的蛀蟲渣滓。”
“這樣的家族只要存在一天,朕的江山便永遠不得安穩,在朕有生之年一定要把這些高人一等、指手畫腳的世家大族剷除乾淨…”李世民殺氣騰騰道。
李君羨被滿臉煞氣的李世民嚇得雙腳顫抖,大氣都不敢出一口。
━┉… ●━━……━━● …
翌日清晨,天剛灰濛濛亮,清冷的空氣吸入氣管彷彿能將臟腑凍結,李恪不由自主的捂住了嘴巴,隨便縮了縮脖子,提了一下衣領。
“啟稟王爺,都已準備妥當,可以出發了!”劉仁軌恭敬道。
隨著一聲“出發”,李恪便在蘇定方和劉仁軌的擁護下,浩浩蕩蕩向驪山進發。
驪山隸屬秦嶺支脈,山勢逶迤,樹木蔥蘢,遠望宛如一匹蒼黛色的駿馬而得名。驪山也因景色翠秀,美如錦繡,故又名“繡嶺”。
驪山的人文歷史同樣深厚,許多歷史和典故曾經在這裡真實的發生過。周幽王曾為褒姒一笑導致“烽火戲諸侯,一笑失天下”,周幽王在此建過驪宮,秦始皇時改為“驪山湯”,漢武帝時擴建為離宮,再過不久,李世民也曾營建宮殿取名“湯泉宮”,唐玄宗再次擴建取名華清宮。
沿路積雪遍佈,路途不暢,車隊逶迤而行,李恪不耐,便策馬快行,蘇定方和劉仁軌怕李恪有失,急忙跟上。
碗口大的馬蹄踏破路面的冰雪,濺起一蓬蓬的雪霧,天寒刺骨,人馬行進間俱是口鼻噴出濃濃的白霧。
只是李恪心裡卻無半點縱馬疾馳的暢快和愜意。
沿途路過幾處村莊,俱是積雪沒腰房屋傾頹,入耳隱聞哭泣之聲,放眼望去,所見之處一片蕭索,居然無一絲炊煙升起。
這可是大唐最中心的地帶,依然餓殍遍地,李恪心情不由得凝重起來,今年的雪災看來比李恪想象的還要嚴重得多。
李恪俊勒住馬韁,策馬緩行,心情沉重的看著寂靜的村莊,偶爾露出一面的面黃肌瘦的孩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