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梨花臺,叫這個名兒不是因為這附近栽了梨樹,而是因為當時修建的時候這裡就是供賞月的所在,梨花臺地勢高,下面就是蓬萊池,夏夜的風從水面上吹來,一定十分涼爽。盛夏時節,還有夏末秋初的時節,月亮照在石臺上,猶如落滿了一地雪白的梨花,所以取名叫梨花臺。
唉,顧昕以前還覺得自己也挺勤儉持家的,現在卻發現,人真是由儉入奢易。享福這種事都不用別人教,似乎天生就會。
會寧宮其實也很好,她住得也挺合心的。會寧宮也有個小花園,也有個蓮花池,還有假山,涼亭。可是吧,會寧宮畢竟是建來居住的,和碧晶苑不一樣。碧晶苑建來就是為了避暑納涼消閒的去處,自然比會寧宮舒服。而會寧宮嘛,夏天的時候難免悶熱。
皇上本來和她說,夏天想帶她去行宮避暑,但是她有孕了不便車馬勞頓,顧昕只當今年夏天的避暑泡湯了呢。
但現在沒有行宮,去西苑也行啊。雖然抬抬腿就到了,但西苑涼爽幽靜,也不錯啊。
皇上想的還挺周到的。
張太監接著說:“等夏天貴妃娘娘挪去西苑的時候,正好會寧宮裡也修一修。”
嗯?會寧宮也要修?
這個顧昕就不知道了。
香珠在一旁笑:“娘娘,到冬天的時候咱們宮裡就添了人了,自然要給小主子預備住處啊。”
顧昕也笑了。
雖然是添一個小人兒,但是這個孩子落地就有乳母、宮人、太監伺候,這些人確實要好好安排。這孩子不管是男是女,起碼要在顧昕身邊住到五六歲呢,所以還要把孩子玩耍、讀書寫字的地方全留出來。
這麼一看,確實得好好修整佈置。
要問胡女官對會寧宮的掌事女官有沒有想法?
想是想過的,但是她覺得自己可能幹不來。畢竟她年紀也不小了,身體也不怎麼好,會寧宮的掌事女官是個要緊位置,她怕自己做不好反而誤事。
再說,盯著這個位置的人可不少呢。
有人想走張太監的門路,明裡暗裡的,胡女官都知道。論心計手腕,胡女官覺得自己都比不上,肯定是爭不過人家的。
午膳上了顧昕特意點的魚頭豆腐湯。能給魚提鮮的佐料很多,但顧昕不喜歡香菜,也不喜歡茴香和蔥花,她比較喜歡撒一點蒜苗,有股青辣的香。
魚肉煮得晶瑩,豆腐雪白,湯鮮得很,顧昕喜歡把米飯泡進湯裡吃。
這一點習慣和皇上是全然不一樣了。
不過午膳皇上在勤政殿用了,顧昕自己一個人當然怎麼舒服怎麼來。
她想到在皇陵那鍋湯了。
那個砂鍋都有裂紋了,外頭請補鍋補碗的箍過。但是砂鍋嘛,據說是越用越好,熬煮出的菜餚湯羹,就是比新的砂鍋要好。
不知道這話是不是真的,反正顧昕喝著今天這個湯,好象是沒有在皇陵喝的那個鮮。
也許是因為那時候沒吃過什麼好東西,不象現在一樣,山珍海味任挑任選,一鍋魚頭豆腐湯早就不稀罕了。也可能是因為崔道士的手藝好,比御廚做得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