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趕忙哄她:“哥哥只是回鄉考試了,等到桂花開了的時候,他們就回來了。”
芃姐兒臉上掛著淚抽噎:“真的?”
“真的!”
芃姐兒將下巴擔在老爹肩膀上,無奈地嘆了口氣:“也行吧。”
眾人看著小糰子滿目惆悵的嘆氣,又忍不住笑出了聲。
……
懷安看著兩個哥哥考試,簡直是遭大罪。聽說貢院裡的號房“大”的像蜂巢,廣不容席,簷齊於眉,手腳都伸不開,一張號板,白天用來答題、吃飯,晚上拆下來窩在上面睡覺。
有些號舍年久失修,趕上惡劣天氣就會漏雨,淋雨還在其次,要是打溼了試卷,這一場就作廢了,歡迎下次再來!
因此考生們還要帶著一塊油布,遮擋風雨,保護試卷。
就這樣在號房裡度過九天六夜,鄉試秋老虎肆虐,會試天寒地凍,能取中進士的人不但文采斐然,連身體素質都是萬里挑一的。
太難了太難了……酷刑莫過於此。
懷安心情沉悶,著實安分了一陣子,每天行善積德,對著老天許願:天靈靈,地靈靈,老爹升官我發財……
與懷安同時安分下來的,還有小閣老吳琦。
趙宥伏法,令吳黨遭受到前所未有的重創。
吳閣老為了保住兒子,不得不暫時丟下妻子,拖著年邁的身體重回朝廷,像過去一樣,阿諛奉承、試藥、護法,為皇帝的修道事業盡一份力。
人都是感情動物,十幾年的君臣關係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徹底改變的。替他搞錢背鍋的老夥計,如今擺出這副姿態,吳琦又收斂了不少,皇帝也漸漸緩和了態度,每日奏對,少不得先問一問吳閣老身體如何,老妻子的病情如何云云。
正在眾人以為吳閣老將重獲聖眷之時,坊間又出現了一則歌謠,這次的內容更加離奇,更加鋒利:
抒之源,其流濁,灌玉堂,流金門。
玉雖美,瑕之大,蔽天日,罹社稷;
這篇童謠的第一句“抒之源”,根據《說文》:浚者,抒也,對映的是吳閣老吳浚;琦者,美玉也,對映的是小閣老吳琦,而玉堂、金門為至尊之居。
所以這段童謠的意思是:疏通水源,卻發現水流渾濁,有淹沒宮室之勢;玉雖然美,但不能忽略瑕疵,瑕疵大的可以遮天蔽日,讓社稷百姓遭遇苦難。
錦衣衛指揮使曹焱將這則童謠念給皇帝聽,唸完,皇帝便陷入沉默。
好傢伙,馮春直呼好傢伙,就差直接念吳家父子的姓名籍貫生辰八字了。
剛剛開始動搖的文武百官聽到這則童謠一下子立場堅定起來。
明眼人都看得出,這絕對不是坊間自然生出的童謠,而是有人於某種目的,針對某人某事編造的謠讖。
謠讖的狠毒就在於,說者和聽者都知道它是假的,但依然有著左右輿論的巨大力量。畢竟古往今來,應驗的謠讖實在太多了,一旦應驗,假的也是真的。
還是鄭閣老狠啊!跟緊鄭閣老的步伐準沒錯。
與此同時,小閣老吳琦也聽到了這首童謠,他……氣哭了。
桑東東的貨船被衛所解封,來給他送禮答謝時,看著小閣老梨花帶雨的絕美容顏,怔怔得出了神。
“滾出去!”小閣老倍感冒犯,摔了一隻鬥彩的碟子,發洩心中的怒火。
桑東東觀賞完美人發怒後,趕緊跑路。
吳琦一手捂著雙眼,低低的啜泣:“我都已經不露面了,他們還是不依不饒,不是碰我的瓷,就是造我的謠。我何曾想過謀反啊!”
身邊的同黨紛紛勸他,小閣老不要哭……如此明顯拼湊出來的謠讖,陛下是不會相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