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實驗室,大會議室之中,包括王皓在內的所有工作人員再一次匯聚到了一起。
在以往時候,這樣的會議舉行過許多次,每一次會議的議題也大概類似,無非是各個不同的小組之間交流這一段時間自己的進展與新的發現,又或者大家互相探討有無新的可能性,但最終的結果往往都是無果而終。所以,對於這一次會議,人們同樣沒有報太大的期待。
會議在一片沉悶之中進行。人們按部就班的彙報著自己這一段時間的工作,互相討論階段則乾脆被直接省去——因為現在實在沒有什麼值得討論的東西。原以為此次會議也將與以往一樣就此結束,但王皓卻並未宣佈散會。
“我有一個構想,希望與大家探討一下。”王皓緩緩說道,“我們實驗室成立的時間雖然不長,但也有了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之中,我們嘗試了各種辦法,並積累了大量資料與經驗。正是基於這些資料與經驗,我推測,這種特殊的暗物質粒子影響人體的過程,或許與影響其餘任何動物的過程都不相同。”
研究人員們面面相覷,一時之間有些反應不過來。
一名研究人員說道:“沒有任何一種影響對於不同的生命體是相同的。人類與任何其餘的生命,又或者任意一種生命與其餘生命,結構、基因、體型、環境等都不相同,同一種影響自然不可能相同。”
王皓搖頭道:“我所說的不同,並不是指表面上的不同,而是指本質。”
王皓的話語雖然有些繞口,但人們仍舊立刻聽明白了,於是會議室之中立刻響起了嗡嗡的議論聲。
“從本質上來說,人體與其餘生命並無不同。如果真的存在本質不同的話,我們所進行的動物實驗還有什麼意義嗎?”
一種藥物或者一種治療方法的提出,無不遵循以下流程,也即理論研究、動物試驗,最後才是人體試驗。只有在動物身體之上觀察到相應的結果,才會在最後一步讓人類參與試驗。之所以是這樣的流程,正是基於動物與人體的相似性——如果一種藥物對動物,譬如豬、猴子、小白鼠等有效,它才可能對人類有效。如果在動物身上都沒有效果,那還是趁早放棄。
數千年來,醫學一直是這樣發展過來的,並且結出了豐碩的果實,戰勝了數不清的疾病。但現在,王皓卻對醫學的根基提出了質疑。
“不知道您是從哪些方面得出這些結論的?”
“我認為這個構想沒有討論下去的必要。難道那些暗物質粒子也有自己的意識,會對不同的生命做出區別對待嗎?”
原本沉悶的氣氛被立刻打破,會議室之中的議論足足持續了幾分鐘時間才安靜下去。幾乎每一名與會者都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並且這些看法無一例外,全部都是反對。
這種局面似乎早就在王皓的預料之中。王皓微微笑了笑,隨手在虛擬介面上列出了幾個資料。
“我們已經確認,總計有大約一萬個基因會受到該暗物質粒子影響,在這其中,受到影響的獨有基因佔獨有基因總數的百分之六十以上,而非獨有基因,則僅佔據非獨有基因總數的百分之十左右。這些資料,真的只是巧合麼?”
這幾個資料倒是研究人員們第一次看到。這並不是因為這些資料有多麼難以獲得,實際上,只要一個簡單的除法即可得出,問題在於,在這之前,根本沒有人認為這些資料會有用處。
就算這些資料都是真的,這……又能說明什麼呢?
“以受影響基因中人類獨有基因佔比較重為理由,認為該粒子影響人類與其餘生命存在過程與機制上的不同,這很不嚴謹,更不科學。這不是我們身為嚴肅的科研人員應該有的態度。”
“如果這也算巧合的話,那麼透過這些數字遊戲,我可以在這世界中找到無數個巧合出來。”
王皓並沒有與人們爭論,而是淡淡說道:“如果僅僅這一個資料的話,那確實有巧合的懷疑。可是,為什麼在其餘動物體內也有此類現象?”
生化實驗室成立到現在,動物試驗已經進行過許多次,總計涉及大約三十餘種,一萬多隻動物。這還是除去微生物試驗之後的資料。
王皓轉過身來,不斷在虛擬介面之上勾畫。伴隨著王皓的書寫,一行行的資料出現在了介面之中。
小白鼠,受影響獨有基因高達總數的百分之七十三。
豬,受影響獨有基因高達總數的百分之六十九。
猴子,貓,青蛙,犬類……